《狐假虎威》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19/11/5 18:49:04 作者:李涵 浏览量:1887
《狐假虎威》教学反思
今天我执教的是新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的一篇寓言故事《狐假虎威》。得知自己要上这篇课文时,我就开始思考:怎样设计教学环节能够让孩子知道狐狸是如何借老虎的威风吓跑百兽的。通读课文,文中的狐狸说了三句话,老虎说了一句。如果仅从这四句话来分析,我觉得孩子不能从中完全体会到狐狸是如何借老虎的威风吓跑百兽的。所以,我就从课文的第一段开始分析,通过一段段的讲解来带孩子理解课文。
授课结束的时候,当时心里的第一感觉就是这个课上跨掉了,太赶。授课时,比如说到“假”这个字的时候,我快速的出示了它的甲骨文,对它进行分析,然后立马引出它有“借着”、“凭借”之意,事后想想,我应该让孩子看着图片充分想象,加深他们对“假”字的理解;问题设计的有点难,如:我让孩子分别用横线、波浪线画出表示狐狸和老虎神态、动作的词,问题一出,立马就有孩子问我:“老师,什么是神态?”我忽略了孩子的学情,他们才是二年级的孩子,神态对他们来说超纲了。在教学中,我注重了孩子的朗读,让孩子们带着动作去读,但是我忽略了评价,评价对于孩子来说至关重要,只有听过老师的评价,他们才能知道自己的优缺点,下次改进。最后,我让孩子以表演的形式来还原这篇课文,忘记表演前应对学生提出要求,结束后找学生再对他们进行点评,比如:某某同学把狐狸大摇大摆的样子做得非常好。上完课,我就立即去找尹校和陈主任进行研讨,我受益匪浅。这堂课孩子一直是被我牵着走,我成了主导,孩子的自主性太少,这不是现在课堂所提倡的。PPT里面的内容太多,太碎,很容易让学生看花,要精简内容,不需要把问题,答案放在PPT里。这篇课文,其实可以这样设计:让孩子自己找出狐狸是如何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相关内容,有的孩子找到语言,有的找到动作,有的找到表情等等,虽然机动性比较大,但是整个课堂以孩子们为主,孩子们畅所欲言,气氛活跃。习惯成就未来,课堂上孩子们读书的一些小习惯需要改进,只有从点滴抓起,才能打下坚定的基石。在今后的课堂中,行为习惯不能丢,要一直抓在手中。
一节课上下来,自己豁然很多,同时也知道自己的不足,往后我要多向老教师请教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
上一篇:《狐假虎威》听课反思
下一篇:《狐假虎威》听课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