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进入南京市江宁区谷里庆兴路小学!
当前位置:教师发展>> 列表
《狐假虎威》听课反思

发布时间:2019/11/6 15:14:40 作者:高雪 浏览量:1252

115日上午第一节、第二节课我分别到二(四)班听李涵老师和二(三)班听薛帆帆老师的《狐假虎威》。在同课异构的两节课中,我感受颇多,很受启发!下面我就谈谈我的感受。

《狐假虎威》是一篇家喻户晓的成语故事。通过狡猾的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故事,告诉我们生活中有些人就像狐狸那样,借着别人的力量吓唬人,其实他们自己根本没有什么本事。李老师和薛老师在导入环节,都引导学生用书中的话来解释狐假虎威的意思,并且通过出示象形字,强调“假”、“威”的含义。层次分明,朗读指导到位,薛老师抓住狐狸说的三次话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理解和感悟。在教学重点段落时,抓住狐狸的动作“骨碌一转、扯着、摇”,让学生想一想每个动作所表示的含义,进而来理解狐狸的心理活动,体会它的狡猾;又从老虎的动作“一愣、蒙住、松开”,让学生明白百兽之王是被狐狸给骗了。李老师依据学生的理解,教师顺势指导,让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学生的朗读情绪高涨、踊跃。渐渐地,学生读出了狐狸的步步为营,老虎的信以为真。两位老师都利用了角色定位,现场表演的方式。对于78两段,两位老师都精心准备了小动物的头饰,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在表演中让学生理解“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半信半疑,东张西望”四个词语的意思,通过动作表演,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会对角色的各种动作、表情更加了解,做到在丰富多彩的朗读和表演中有所得、有所学、有所感、有所悟。两节课上的都很精彩,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不足之处:李涵老师在提问时应该语言更加儿童化,学生才能回答出与问题相对应的回答;薛帆帆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朗读方式不够多,读的方面稍微欠缺,应该多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