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雨》听课反思
发布时间:2019/9/26 11:21:36 作者:周娟 浏览量:1806
潜心会文 深度思考
——听《秋天的雨》有感
周娟
今天听了陈琴老师执教的《秋天的雨》一课,课堂上陈老师那亲切动听的语言、自然的教态,扎实的教学功底和良好的语文学科素养,都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纵观整节课,亮点纷呈,精彩不断,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以语言训练为主,品词析句,读中悟情,语文味浓。陈老师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学,对教材的挖掘和理解非常深入,简约的课堂并不简单。尤其是课文中对“五彩缤纷”这一词语的理解,让人眼前一亮。平时我们只看到“五彩缤纷”这一词语的颜色美,而陈老师通过朗读比较,引导学生不仅看到了颜色的静态美,还看见了“扇哪扇哪,飘哇飘哇”这些词语的动态美,让一幅幅美丽而灵动的秋天的图画呈现在孩子们的眼前。同时,陈老师通过模仿句式练习,“它把__色给了____,____像____,____,____。”让孩子们想象说话,说出秋天还带来了哪些颜色美和动态美,让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学生在仿写的过程中积累了语言,内化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表达方法,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注重学法的指导,授之以渔。陈老师在教学第二自然段时出示以下句子:
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
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
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
秋天的雨,带给大地的是一曲丰收的歌,
带给小朋友的是一首欢乐的歌。
引导学生读正确,读得有感情。同时老师告诉学生这五句话连起来就是一首小诗,一首赞美秋天的小诗。然后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到这些句子,学生发现这些句子都在每段的开头,老师告诉学生课文每段都是围绕这几句话来写的,初步让学生了解总分段落,但又不落痕迹。学生通过课文的学习,学会了总分构段方式的写法,为之后的写作铺路。
陈老师的课堂没有热闹的花架子,只有安静的聆听,有深度的思考体悟,孩子们在课堂上真正学得知识,习得方法,学的扎实,课有所得。我喜欢这样的课堂,这是我们语文课该追求的,也是我一直要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