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进入南京市江宁区谷里庆兴路小学!
当前位置:教师发展>> 列表
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第十周博文——耿晓璐

发布时间:2019/4/28 11:43:29 作者:耿晓璐 浏览量:1343

坚定信念,虚心求学(二)

南京市江宁区谷里庆兴路小学  耿晓璐

2019年4月19日,在这人间最美的四月天里,我有幸在语文青年教师研修班这个大家庭中与各位教师同仁相聚在开发区学校参加第一次的开班学习活动。快乐的学习时光总是那么短暂,一天的时间如白驹过隙在指缝间悄悄溜走,愿记录下的纸笔留住这美好的学习经历。

3.别忘了,我们也曾经是个孩子

我时常在想,一节孩子们喜爱的语文课是什么样的呢?当我坐在台下也情不自禁地沉醉在王蕾老师执教的作文课《小小动物园》时,我找到了答案。那就是蹲下身子,融入孩子们,用儿童话的语言与孩子们沟通交流。当王蕾老师展示自己的全家福,并且说:女儿把我写得不太好,不太想给你们看,但是大家这么好奇,那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这一刻她不仅是一名上课的语文老师,还是一个有血有肉有缺点的人,更是与孩子们一起真诚交流的好朋友。这样的课堂拉近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教学过程轻松有趣,让人无法分散精力,转移目光,因为这就是我们生活的日常。孩子们在课堂上畅所欲言,分享自己的想法,最后的写作环节孩子们更是奋笔疾书,有说不完的话。如果每一节课都这样精心设计,孩子们一定会爱上写作,因为将自己的想法感受写出来与他人分享是一件多么快乐有趣的事。就像王蕾老师课堂最后说的:课堂上我们只写了一位家庭成员,将家里的每位家庭成员都写完后,我们也可以像日本作家一样出一本书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故事啦!是呀,这样的课堂孩子们如何会不喜欢呢?这样的习作教学,孩子们又如何会惧怕写作呢?每一位孩子都有天性的好奇心和学习力,我们也曾经是孩子,渴望老师的关注、赏识和鼓励。在今后每一节课设计完之后,在心底问问自己,如果我是孩子,我喜爱这样的语文课吗?如何改进,孩子们会更加喜爱?

下午温暖的阳光透过窗户散在地板上,照耀着整个静谧的报告厅,连着亲和低沉的话语照亮我们的学习之路。

敬爱的孙景华特级老师《以标定评 以评导学》的讲座令人印象深刻,意犹未尽。一个个的教育故事娓娓道来,一句句的教育哲理发人深省,一丝丝的教育情怀感同身受。接近两个小时的讲座内容颇丰,孙老师以自己多年命题研究的宝贵经验,指导我们如何实行教学评的一致性,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其中有两点给我的感触最大。其一是重视基础。根据《语文课程标准》进行命题的书卷,由易到难划分为7+2+1,这就表明质量检测时绝大部分的题目都是较为容易的,主要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那么,在日常的语文教学和平时的练习中,我们就要夯实学生的基础,落实好每一次的识字写字教学。其二是突出重点。每一学段都有不同的要求,质量检测时会据此对字词句、阅读和习作有所侧重。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不同的学段时,要根据学段的特点进行有重点的教学。例如对于第一学段的孩子重视字词句的学习和掌握,对第三学段的孩子重视阅读和习作。只有吃透课程标准,了解命题的原则和策略,才能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加有针对性,更加的高效。

出一份试卷,让我们感到新奇又责任重大,同时更督促我们不断提高自己对语文的深入研究。这让我们感受到了任务背后周老师的良苦用心,优秀的语文教师不仅要能上好课,也要能将课堂教学的成果展示出来。借助此次任务,让我们凝聚在一起,共同研讨,深入研究。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过: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召唤另一个灵魂。作为语文老师,我们更是教育的先行者和推动者,我们就是那棵树、那朵云,那一个灵魂,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摇动孩子们天真无邪的童年,推动孩子们走向健康成长的路,用自己真诚无私的灵魂唤醒孩子们渴望走向未来的灵魂。世界上所有的美好都需要认真去经营,作为一名年轻语文教师,我的学习之路还很漫长,愿在机会难得的青年教师培训班中不断学习,丰富自己,争做一名贴近学生、与时俱进的语文老师。

                                           二零一九年四月二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