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进入南京市江宁区谷里庆兴路小学!
当前位置:课程教学>> 列表
谷里庆兴路小学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五六年级语文备课组第二次活动记录

发布时间:2022/10/21 10:27:24 作者:王丽 浏览量:704

谷里庆兴路小学2022-2023学年度第学期

五六年级语文备课组第次活动

一、活动主题:结合资料,以读颂情

二、活动时间:2022年1018

三、活动地点录播教室

四、活动安排表

课题

主备人

参与人员

古诗三首

袁嘉敏

耿晓璐、孙娟、蔡赐麟

五、研讨记录及各项材料

C:\Users\ojm\Desktop\微信图片_20221027110328.jpg微信图片_20221027110328

C:\Users\ojm\Desktop\微信图片_20221027111640.jpg微信图片_20221027111640

C:\Users\ojm\Desktop\微信图片_20221027141626.jpg微信图片_20221027141626

六、优秀教学设计片段

古诗三首》精彩教学片段

小结学法,迁移学诗

   1.小结学法

(1)结合查找的资料,理解诗意。

(2)准确把握诗歌感情基调,通过调整语速、语调和节奏来表现感情。

2.自己的国家被别人占领,南宋的权贵都干什么去了?南宋的皇帝都干什么去了?请看南宋又一位爱国诗人林升写在旅店的墙壁上的一首诗《题临安邸》。齐读诗题。从题目中,你能了解到哪些信息?

3.迁移学法:现在请你运用刚才学习《示儿》的方法去学习《题临安邸》。先自己读,不懂的看注释,小组交流诗意。理解诗意后完成练习:读到诗句________________,(诗句意思:_________________)我仿佛看(听)到了__________ ,心里感受到________________。

4.合作交流

(1)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指导朗读。为了突出“愤怒”的感情,可以将“几时休”重读、语调上扬。

(2)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这里的游人是普通游客吗?(达官贵人)为什么直把杭州作汴州呢?(学生交流)

补充资料:同学们,这是北宋和南宋的地图,你们对比一下,发现了什么?到了南宋时期,原先北宋的半壁江山已被金兵占领,包括宋朝的都城汴州。指导朗读。

(3)山外青山楼外楼这是多么美丽的景色呀,暖风熏得游人醉这又是多么热闹的画面,作者仅仅是为了写出杭州的美丽,游人的欢乐吗?这其实是以乐景写哀情。

   5.在这些酒囊饭袋的眼中,杭州还是杭州吗?那些家伙简直把临时避难的杭州当作了老家汴州。多么的讽刺呀!

6.出示《清明上河图》,你们看到了什么?

7.看到这么美丽的杭州,面对这群只知道享受,而不顾老百姓死活的酒囊饭袋,你们着急不着急?我们和诗人一起问问他们——西湖歌舞几时休?

想到这里,我们担忧不担忧?我们和诗人一起问问他们——西湖歌舞几时休?

想到这里,我们愤怒不愤怒?我们再和诗人一起指着他们的鼻子问一问他们——西湖歌舞几时休?

8.在西湖歌舞几时休的质问声中,在直把杭州作汴州的痛恨声中,你感受到了作者那一颗怎样的心?让我们一起在读一读这首诗,去体会作者的悲愤与讽刺。

联系比较,整体感悟

1.学到这里,看看这两首诗,你发现了什么共同点与不同点?

(1)都有个共同主题:爱国。这些诗背后都反映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板书:忧国忧民) 还有什么共同点?这首诗写的是同一时期、同一事件。都是在写南宋的朝廷,所以同学们通过对第二首诗的学习,你知道陆游最大的“悲”是什么吗?

(2)不同之处在哪里呢?表达方式不一样,第二首诗是以乐写哀。

2.通过对这两首诗的学习,我们深深感受到了作者那拳拳爱国之心。在那样的时代,还产生一大批像作者这样不肯苟且偷生的爱国志士。课后,同学们可以搜集一些爱国诗歌,读一读,感受诗人的爱国正气。

七、活动过程照片

C:\Users\ojm\Desktop\微信图片_20221027112032.jpg微信图片_20221027112032

C:\Users\ojm\Desktop\微信图片_20221027112037.jpg微信图片_20221027112037

C:\Users\ojm\Desktop\微信图片_20221027112231.jpg微信图片_20221027112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