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进入南京市江宁区谷里庆兴路小学!
当前位置:教师发展>>教师博客>> 列表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第十一周博文——吴双

发布时间:2018/11/16 14:22:57 作者:网站总管理员 浏览量:1097

如何在课堂上培养低年段学生的编程计算思维(三)

南京市谷里庆兴路小学 吴双

三、妙用“任务驱动”法,培养学生编程思维

   在教学中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终生学习的习惯是教学的第一目标。“任务驱动法”可以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探索及合作精神,从而养成学生的编程思维。在运用到“任务驱动法”时,教师需要注意将总目标细分成一个个的小目标,并把每一个小目标的内容细化为一个个容易掌握的“小任务”,通过这些 “小任务”来实现总的学习目标。小任务的达成,容易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在他们一步步完成小任务的同时,也算是对学生思维方式的一种训练。在完成任务时,鼓励学生多角度全方位看问题,哪怕他说的角度是很不可思议的方面,也是对学生思维完整性和逻辑性进行训练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培养学生一种新的看待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方式。

   例如学习算法中有几个关键点:指令的含义、算法的含义、指令和算法的关系。算法的含义是一系列指令的结合。我采用的方法是,让一个同学演示了从蹲下到跳出去的全过程。一个一个指令下达,从而让学生推断出这是跳远。于是一个个指令集合在一起完成了一件事。这些“小任务”,首先帮助学生了解了指令的含义,组合起来后又明白了算法的含义,并且通过最终完成了一件事推测出指令和算法的区别。结合算法的教学,可以多确定几个不同的事物作为目标,让学生将其分解成一个个指令,最终完成这件事,来培养学生面对问题学会分析分解,得出适合自己的解决问题的方案。比如跳远,有些人适合原地双手大幅度摆动,而有些人则是微微前倾即可。

   设立“小任务”需要根据学生现有知识状况、教学内容的统筹安排而定。

二〇一八年十一月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