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备课组第六次集体备课
发布时间:2021/5/23 22:05:52 作者:贾俊 浏览量:709
二年级数学备课组第六次集体备课
一、活动主题:初步发展学生的数据收集观念
二、活动时间:2021年5月19日
三、活动地点:录播教室
四、活动安排表
课题 | 主备人 | 参与人员 |
简单的数据收集和分类整理 | 李亚鹏 | 李亚鹏、韩莎莎、魏凯鑫 |
五、研讨记录及各项材料
六、优秀教学设计片段
一、复习导入
谈话:同学们,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个礼物。想知道里面是什么吗?
有我们以前学习过的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
你觉得老师会提什么样的数学问题吗?
预设:把这些图形分类?
提问:你打算怎么分类?
预设:1、按照颜色分,分成两类,分别是黄色和绿色
2、按照形状分,分成三类,分别是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
总结:其实刚刚提到的两种分法一个按颜色分、一个按照形状分,其中的颜色和形状就是不同的分类标准。这也是今天我们即将要学习的内容。
二、交流共享
1.出示情境图。
提问:图中有哪些人?他们分别在干什么?
生1:图中有老师和学生。
生2:他们有的做游戏,有的看书,有的下棋。
师:他们的课余生活真是丰富多彩,而且还非常有意义,我们大家在课后也可以做一些有意义的活动。
提问:通过这幅图你还想知道些什么?如果学生未能想到,教师可以先示范:我想知道老师比学生多多少人?然后学生思考交流。
把你自己最感兴趣的2-3个问题下载自己的学习单上
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老师选择有代表性的两个问题问题出示在课件上
我们先一起来解决这两个问题每个小组可以任选其中的一个问题去解决
指出:要弄清这些问题,我们要先知道他们的人数。
怎样才能知道图中的人数呢?引导:可以先把图中的人分类整理。
提问:你打算怎样分类?
接下来进行小组合作,每个小组可以任选其中的一个问题去解决。
活动要求:
(1)小组确定分类标准;
(2)组员帮助收集数据;
(3)用自己的方法表示分类的结果。
学生展示:
(1)可以按老师和学生分成两类;
(2)可以按参加的活动分成三类;
(3)可以按性别分成两类;……
提问:你想怎样表示人数呢?学生回答:可以画“√”表示;可以用“Ο”表示;有一个人就画一个人……
3.根据学生完成情况,分析结果。
(1)选择学生分类的结果,提问:从这里你能看出是按什么分类的吗?生答:能(不能)。师:首先要把分成的几类一一写出来(如果未写,指导学生将分类的情况写清楚。)。
提问:现在,你能清楚地知道各有多少人吗?学生根据出示的结果逐一回答。
(2)出示其他的分类结果,指名说说从中知道些什么?
(3)将几种分类的结果放在一起,小组交流:你还知道些什么?
生1:老师和学生一共有15人;
生2:老师比学生少9人;
生3:做游戏的人最多,下棋的人最少;
生4:看书、下棋和做游戏的一共有15人。……
(4)师:这些不同的分类标准,会有不同的结果,你能掌握吗?
提问:你认为分类整理时最关键的是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最关键的是确定分类标准。(板书:分类标准)
4.回顾刚才的整理过程,你有哪些体会?
学生交流:
(1)分类可以更清楚地知道图中有哪些人,各有多少;
(2)按不同的标准分类,结果是不同的。……
小结:通过分类整理,可以获得多方面的信息,用自己的方法将结果表示出来,这就经历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过程。(板书课题: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三、反馈检测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出示图,提问:可以怎样分类?生答:按颜色和形状分。出示图下的表格,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整理结果。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这些邮票,可以怎样分类整理?先互相说一说,再按照不同的标准分一分。
4.谈话:最后,老师想把我们班的同学分一分。先请组长汇报一下你们组的人数,你是怎么知道人数的?引导学生说出:是数出来的,这是一种比较简单的方法。
提问:你能按不同的标准分一分吗?小组内讨论,说说自己的想法。集体交流其中一个小组的分法。
四、反思总结
提问: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归纳:在实际生活中,有的时候需要分类整理,才能回答有关的问题。按不同的标准分类,结果是不同的。
上一篇:一年级数学备课组第六次集体备课
下一篇:三年级数学备课组第六次集体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