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组第七次备课
发布时间:2020/11/17 13:43:41 作者:李涵 浏览量:804
一年级数学组第七次备课
一、活动时间:2020年11月16日
二、活动地点:一年级四班
三、活动安排表
活动主题 | 主备人 | 参与人员 |
《连加、连减》 | 吕春磊 | 郭真真、吕春磊、陈心怡 |
四、研讨记录及各项材料
五、优秀教学设计片段
一、情境导入
1、口算。(口算卡片出示)
10-5 6+4 8- 5 3+2 6- 3 5+0
9- 5 6- 6 6+3 9- 3 7+3 9- 7
8-2 1十7 8+2 10-4 4+6 2+8
9+ I 5+5 10-2 4+5 6-0 10-6
2、算式接龙。(小组学生互相合作,每人出一道题)
甲: 4+2=6; 乙: 6+1=7; 甲: 7+2=9; 乙: 9+1=10。
或者甲: 10-2=8: 乙: 8-3=5; 甲: 5-1=4;乙: 4-4=0。
3、学生汇报,说说你们组的题目和想法。邀请两个学生到讲台前表演。
讲述:第一个算式的得数正好是第二题开拓的这个数,第三题开拓的数正好是第二题的结----像这样的几道有联系的算式写出来像什么?我们把这个游戏叫做“算式接龙”。
二、探究交流
1、教学例1。出示主题图。
讲述:星期天,小红和弟弟去郊外的奶奶家玩,看见奶奶摘下了一些又大又红的南瓜。小红想,我长这么大了,应该帮奶奶做一些家务活。 于是, 她找来辆手推车,把奶奶摘下的南瓜云回家。第1次运来4个, 第二次有运来2个,还剩下一个最大的没有运,奶奶共摘下几个南瓜呢? 怎样计算? (4+2-6, 6+1=7. 奶奶共摘下7个南瓜。)
提问:其他组有不同的方法吗?(4+2+1=7)
追问:为什么这样列式?你是怎样算的?
你能给这样的算式取个名吗? (连加)
讲述:这个名字取得真好,今后我们看见一个算式里有两个以上的“+”,就叫它连加。(板书课题 )
2、教学例2。
讲述:这时,弟弟在大声喊:“姐姐, 快来看,奶奶家还种了一些丝瓜。 ”出示例2主题图。
提问:你们能看着这幅图编个故事吗?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形成如下的表述:丝瓜架上原来有8根丝瓜,弟弟第一次摘下3根,第二次又摘下1根,还剩几根?讨论怎样列式,怎样计算,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算式,并让学生把书上的算式填写完整。
引导学生小结: 8- 3-1=4连续减了两次,我们把它叫做连减。
3、师生共同小结:今天我们学了什么新的内容?在计算的时候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呢?
上一篇:一年级数学组第六次备课
下一篇:一年级数学组第八次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