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进入南京市江宁区谷里庆兴路小学!
当前位置:课程教学>> 列表
综合组第一次教研活动

发布时间:2020/6/17 14:49:40 作者:陈汝山 浏览量:778

综合组第一次教研

一、活动主题

发散思维 让想象插上翅膀——我设计的动漫形象

二、活动方案

活动时间:6月12

活动地点:三(1)班

授课人:吴凯

参加人:全体综合教师

研讨时间:6月12日下午1:30

三、研讨记录

d68d03e85a9a3674422beb4c8b29006

69b34d3a4af98f6d0cd25308ee0a05e

四、过程性材料

(一)活动报道

612日,庆兴路小学综合组展开了第一次公开课共有四位老师参加,分别来自音乐、美术、科学、体育学科,整场活动分为两个部分:首先是吴凯老师上午在1班执教的示范课《我设计的动漫形象》;然后是课后进行的研讨。

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是:发散思维 让想象插上翅膀,课后几位老师紧紧围绕这一主题展开热烈的讨论,首先是由吴凯老师介绍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由抽象到想象,再到形象实物,给学生在大脑里构建模型,这是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模型构建完了之后,到了动手实践环节,把空间想象的转化为平面具体的画面。所以在本节课上,教师带领学生观察图片、模型,如何去把抽象的转化为形象的,在这方面留足了世间,花足了功夫,收到了效果。

其次在动手实践环节,教师用扎实的基本功逐步讲解示范,从下笔的顺序到线条的长短粗细都一一讲解,教师讲的清楚,学生听的明白,教学效果较好,教学目标达成。大家对本次的研讨主题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共同进步,对以后的教学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图片3

(二)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卡通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学习卡通形象的基本设计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尝试用绘画的方式来设计一个独特、有趣的卡通形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卡通形象的审美情趣并激发学生对卡通的持久性兴趣,体验卡通设计带来的创造乐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卡通形象的设计方法,大胆地运用夸张、拟人、变形的方法为班级文化设计一个独特的卡通形象。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设计的卡通形象具有新、奇、趣的特点。

教学设计

一、寻访动漫,渗透学习意识

 1. 今天,老师带了2个抱枕(出示靠垫1单色的、靠垫2卡通形象的)谁能帮老师来挑一挑,看哪个靠垫会吸引大伙的眼球。请几位学生来选择,再请全班学生参与发表意见。

 2. 靠垫上有了卡通的装饰便会更吸引人。让我们一起来找一找,你们身边是否也藏着这些可爱的小精灵呢?(学生寻找发现)

(PPT欣赏更多的生活物品上的卡通)生活中的物品多着呢,看看哪个是你最喜欢的,能告诉大家喜欢的理由吗?

生:……

 3. 让我们走出教室,到商店、公园、幼儿园看看还有哪些卡通形象吧!(PPT)

公园、商店、幼儿园等公共场所经常会选择卡通形象来装饰美化。谈谈议议卡通形象的装饰给人们带来情感上的变化与感受。

让我们走出教室,看看生活中的哪些地方也会有这些可爱的卡通形象?(PPT)幼儿园的墙上像个卡通王国,小朋友在这里学习生活会特别地快乐!坐在公园的休闲椅上,旁边有这些憨态可掬的卡通动物伴着我们,真是童话般的世界!看,柱子上的卡通伙伴们正在热情地招呼着八方游客。

过渡:也许你们会以为可爱的卡通形象只是孩子们的最爱,其实成年人也非常喜欢它们。每次看到这些可爱的小家伙,大人们也仿佛回到了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看来孩子和成人都那么地喜欢卡通。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卡通,体验一下卡通设计师的创作乐趣。

揭示课题“我设计的动漫形象”。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帮忙挑选靠垫,用生活物品的直观展示,激起师生对卡通形象的情感共鸣。继而在寻找更多的卡通物的过程中,唤起学生创作卡通形象的学习欲望,并顺势导出课题。

二、走进动漫,学习设计方法

   1. 简要地了解动漫的小知识。

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动漫。“动漫”是一种综合的艺术形式,是卡通、动画与漫画的组合体,它包含了绘画、文学故事和电影艺术。以前它是电影正式放映前的一段休闲小品,现在逐渐发展成为了一种独立的艺术类型。

   2. 揭示动漫的设计方法。

   (1)考考你:大名鼎鼎的卡通明星米老鼠大家都认识。老师考考你,它的设计师是谁呢?生:迪斯尼先生。

迪斯尼先生怎么会萌生这个创作灵感的呢?这其中还有一段小故事呢。学生讨论,教师揭示秘密,讲述美国动画艺术的先驱迪斯尼先生早先成天与老鼠在一起,由此萌发了创作灵感,设计出了人见人爱的米老鼠的小小典故。

小结:原来人见人爱的米老鼠的创作灵感源于丑陋的小老鼠,迪斯尼先生告诉了我们一个设计动漫的好方法。
    生:……

  (2)向大师学习,揭示设计的方法与原理。

   方法一:寻找原型。

(PPT)我们可以借助一个生活原型来帮助我们引发灵感。米老鼠的原型就是一只丑老鼠。

(PPT)拓展欣赏。

   方法二:保留特征。

(PPT)变变变,惹人喜欢的卡通形象就是在设计师的手里变出来的。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原型的主要特征应该保留,正如老鼠的特征则是尾巴细细长长的。来看看这个,其主要特征有没有保留?

(PPT)拓展欣赏。

 方法三:提炼变形。

(PPT)设计卡通形象的另一种方法是概括提炼。观察米老鼠的身躯、四肢、五官,发现几乎都是几何形体。这种简练的用几何形来造型的方法形成了卡通独特的视觉风格,也是卡通形象设计过程中常用的处理方法。

老鼠的嘴尖尖的、脑袋呈三角形。但迪斯尼常常与老鼠为伴,在他的眼里小老鼠已变得异常的招人喜欢。你们瞧,他把老鼠的尖脑袋变成了可爱的圆脸,把小耳朵变成了大耳朵。这是什么方法呢?

学生归纳方法:变形。

接着引导学生深入观察米老鼠的身上还有哪些部位也运用了提炼变形的造型方法。

(PPT)拓展欣赏。

 方法四:形象拟人(表情、角色、性格)。

(PPT)动漫形象的原型无论是动物还是植物,但他们都会讲话、都穿衣服,你们猜猜这是什么方法呢?

请学生讨论教师归纳:迪斯尼形象化地把老鼠赋予了人类的性格,并用衣服、裤子、手套、鞋子把它全副武装起来。从此,米老鼠有了人的品性和装扮。这就是卡通形象设计流传至今的常用法宝之一——拟人处理。

   (PPT)拓展欣赏。

 设计意图:以经典的卡通形象米老鼠为例,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出卡通形象设计的方法,为下一环节自主进行设计创作做了坚实的铺垫。

   方法五:色彩主观。

 3. 综合赏析,巩固方法,开拓思路。

展示两个卡通形象,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剖析每个形象的设计原理,巩固设计方法并拓展创作思路。

教师小结:动漫形象一般以动物、人物或事物作为设计主体,通过对原型的提炼、夸张、变形、拟人等手法,塑造出生动活泼、有趣可爱的形象。

   设计意图:通过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卡通形象,让学生分析比较。运用上一环节了解到的设计卡通的基本方法,揭示这些形象的设计原理,以此加深对设计方法的理解。

三、设计动漫,表现无拘创意

 1. 尝试设计,示范过程。

   老师以狮子为原型,试试设计动漫形象如何?

   请2-3位学生出主意,动手画一画,教师和其他学生辅助。

   简要点评,完善形象。

2. 校园活动很丰富,班级文化也不能差。 以开展“班级文化吉祥物评选为活动背景,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来设计一个活泼的动漫形象。

作业要求:

 寻找合适的设计原型(动物、人物或其它),运用保留特征、提炼变形、形象拟人等方法来设计一个吸引人的动漫形象;

 给自己设计的动漫形象取一个有个性的名字;

 4. 学生交流初步的创作设想。

 5. 学生创作时,教师发现学生有独特的视角应及时展示并鼓励,为其他学生的创作起到一个引领的作用。

四、作品展示、欣赏与评价

1. 你觉得自己设计的卡通形象神气、可爱、吸引人吗?

2. 你在设计时运用了哪些方法?你认为哪些方法、哪个环节处理得比较满意?

3. 你最喜欢哪一位同学设计的卡通形象?为什么?

4. 你能给1-2位同学的作品提提建议吗?

五、课堂小结与拓展

   教师:今天我们用了寻找原型、保留特征、提炼变形、形象拟人等方法为班级设计了一个平面造型的吉祥物。同学们思考一下,如何让我们今天设计的平面动漫形象变成立体的造型是否会更有趣呢?

(PPT)欣赏立体造型的动漫形象。

   课后我们可以找同学或家长合作,找些布、棉花、纸盒、彩纸等废旧材料来制作,这样我们设计吉祥物是不是会特别吸引人呢?好,今天的学习先告一段落,老师十分期待你们制作的立体动漫形象。

五、 教学反思

《我设计的动漫形象》 教学反思(吴凯)

本课通过对学生耳熟能详的动画片的欣赏,感受卡通形象的特点,并大胆想象设计出自己心目中的卡通形象。

本课具有很强的生活基础。每个学生都有自己喜欢的卡通形象,近而会自然地产生进一步探究的愿望,这就为本课的成功教学提供了很好的条件。授课过程中,围绕米老鼠的动漫形象让学生发现、探索设计方法。(保留特征、夸张变形、拟人处理细节添加等等。为了使学生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化,我运用了将卡通形象与生活中的原型作对比的方法让学生巩固卡通设计的方法,并采用现场做范画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学生举一反三,设计出许多生动形象的作品

在本次教研课后交流中,我认识到在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之间的过渡可以更加生动,这样有助于学生保持整节课思维的连贯性,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姚雪听课反思

本周五第三节课听了一节吴凯老师的《我设计的动漫形象》。在这节课上我受益匪浅,首先学习了到课件制作方法,以及同样课程不同架构,其次也深入的了解的动漫史和创作方法,这正是我薄弱的环节,学生会欣赏更要会画,而如何画是我需要学习的,要教会学生方法,这才是真正的教会学生。

课堂上学生兴趣浓厚,动漫本身也是学生喜欢的题材,吴老师抓住学生心理,教学效果良好,如果能够更加注重环节语言衔接就更好了。低年段美术教学需要老师语言上的艺术处理,学生才能够更加深刻的理解,这是我们低年段老师需要反思的,环节衔接到位,那么课程就会流畅,教学效果就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