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进入南京市江宁区谷里庆兴路小学!
当前位置:课程教学>> 列表
数学组第一次教研

发布时间:2020/6/10 20:04:27 作者:金西子 浏览量:1051

数学组第次教研

一、活动主题

精准目标,扎实训练---数学组第次教研活动

二、活动方案

活动时间:610日

活动地点:1)班 授课教师:贾俊

二(3)班 授课教师:吴天生

参加人:庆小全体数学

研讨时间:610日下午13:30

三、研讨记录

521efb704997f066f633a885dc4de85

四、过程性材料

(一)活动报道

为了响应我校教育教研的集结号角,促进每一位教师的专业成长,本学期,我们数学组继续扎实、深入地开展教研活动。本周,在我们三年级数学组的贾俊老师执教的《面积的含义》及二年级的吴天生老师执教的《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中,拉开了本学期数学组教研活动的序幕。

本次的教研活动主题围绕“精准目标,扎实训练”这个主题开展,由备课--上课--评课三个环节组成。第一节课是三(1)班的贾俊老师执教,贾老师课堂风格活泼,十分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无论是课前拍手歌的小活动,还是课上涂色的小游戏,学生都能在观察、归纳、总结的过程中自主探究感受面积的含义,从而掌握用数格子的方法比较平面图形的大小,为之后学习面积公式做铺垫。

cb01e51b463c42a62bcf400ae3b357ae062a0e251c2a2772b44465f9570c22

第二节课是吴天生老师执教的《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学习本节课前虽然学生对于中间有零的四位数读法掌握仓促,但课堂上吴老师亲切的话语,甜甜的笑容,准确的教学语言,吸引着学生频频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他们坐姿端正,认真倾听,积极思考,勇敢举手回答问题,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能做到这样真厉害,可见吴老师平时在课堂上的训练很成功。

10323d99544690a7c960b948f6a1d3ad266db04ef5ae580810f9f3f8534926

课后,全组的数学老师集中评课。评课时,先由两位执教老师对这节课进行说课和反思,再由老师们围绕研究主题进行积极探讨,说出自己发现的亮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大家都能从自己的角度诚恳的说出自己的看法。在这个轻松的氛围下,大家都有自己的收获。

9531e9bb918c6f461d649b969d88100

通过这次活动,老师们对于课堂的引导与组织、教材的分析与挖掘上都有了自己的认识,大家在这次活动中得到了不同程度进步和成长,活动圆满结束。通过这次活动,老师们更加认识到,应该多学习、多思考,努力成为一位学习型和研究型的教师,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们还会继续开展我们的教研活动,让老师们在课堂上尽情地展示自己的风采,让教研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重要途径。

(二)教学设计片段展示

课题:面积的意义

一、趣味导入

1、拍手歌

播放拍手歌视频,学生跟着拍和唱。

同学们:我们拍手的时候,两只手碰击的地方就是手掌面,你们的手掌面在哪儿?摸一摸自身的手掌面。

谁来摸一摸老师的手掌面?(同时请几位同学摸老师的手掌面)

我们发现了什么?(让学生回答)

总结学生的回答:面有大小的区别。

老师相机引导出今天这节课,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这个新的朋友:面积。(板书:面积的含义)

二、新授

1、出视课本例1,从画面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指名学生回答)

生:黑板面、课桌面、书本面......

你能通过观察比较出黑板面和课本封面,哪一个面比较大,哪一个面比较小吗?(学生回答)黑板面比较大。

在数学中为我们把面的大小称作为面积。黑板面的大小就是黑板面的?课本封面的大小就是课本封面的?(板书: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物体的面积)

2、同学们已经预习过了,你能举例说说身边物体表面的面积,并比比它们的大小吗?(运用“面积”这个词来表述)

3、认识平面图形的面积。

老师把你们刚才摸的这个数学书的面画到了这个课件里,就成了一个长方形,就是一个平面图形,这个长方形有面积吗?(指名学生回答),同样老师把我们的粉笔盒的面画到课件里,那就成了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同样有面积。

4、涂一涂。

  我们看了这么多物体表面的面积,也摸过了感觉了面积的大小,想不想再动手涂一涂呢?

  师:按小组来个涂色竞赛。请听清三个要求:第一,发给你们的图形要涂满,不能有空隙;第二,老师说“开始”才可以动笔涂,时间1分钟;第三,涂完以后,小组内讨论:哪个图形面积大一些,你是怎么思考的。

  时间到,涂好的同学请举手。师:宣布得胜的小组,并要求所有同学把作品展示给同学们看。

这两个图形的面积,谁大一些呢?学生思考后反馈观点和理由。引出重叠法。

5、比较面积的大小(课件出示例2

  这两个图形哪个面积大呢?你用什么方法能比较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

  为了方便大家比较,老师为你们提供了一些工具:透明方格纸,纸条。要求:你可以用老师提供的工具,如果觉得有用就用,老师更欣赏你能用自己身边的材料来比较。(同学们自主尝试后,小组内讨论,教师巡视,学生交流汇报。)

师:我刚才在下面看时,发现很多同学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方法,谁愿意起来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你的方法。

总结:刚才我们同学通过自己的探索发现了比较面积的常用的几种方法。(板书:看、叠、量)

课题: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二、交流共享

1.创设情境。

 张阿姨家刚装修完房子,从商场里面购进四种家电,分别是电视机宝宝、洗衣机宝宝、电冰箱宝宝、空调宝宝,四个宝贝可开心了,都吵着自己花的钱最少,最省主人的心。出示:你能帮他们判断一下,谁用的钱最多,谁用的钱最少呢?

2.位数相同,首位不同的数的比较。

 听,电视机和空调吵起了,都认为自己的价格最低,你能帮他们判断一下吗?

 指名学生回答判断:

 (预设)学生12530不到3000,3180超过3000,所以25303180小。

(预设)学生22530千位上2表示2个千,3180千位上3表示3个千,2千多的比3千多的小。

总结:位数相同时,先比较最高位,最高位大的那个数大。

3.位数相同,首位相同的数的比较。

师:电视机没有比过空调,心里老不服气了,他去找电冰箱比一比。

电视机和电冰箱都是2千多,怎么比较呢?请你们小组讨论一下,再回答。学生小组讨论。

汇报结果,引导出示,首位相同的比较第二位,第二位大的那个数大。

4.位数不同的数的比较。

 洗衣机看到他们三个吵架,也不甘寂寞,跳着说,我应该比你们都大吧?哪知道电视机、空调、电冰箱三个宝贝哈哈大笑,你们想知道他们笑什么吗?

指名回答,引导:几百肯定没有几千多,所以位数多的那个数比位数少的数大。

5.现在你们知道谁第一,谁第二?谁第三,又是谁是最后一个吗?

总结:怎样比较两个数的大小?位数多的那个数大,位数相同的就比较首位,首位大的那个数大,如果首位相同的,就比较第二位,第二位大的那个数大。

(三)教研反思

教学反思1

  2020610日,庆兴路小学数学教研组展开了本学期第一次数学教研活动,本人有幸在三年级讲授了《面积的含义》一课。

  《面积的含义》是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作为本单元的第一课时,学生对面积含义的认识尤为重要。结合三年级学生的学情,我将学生的“学”作为本节课的重点,让学生充分地参与到课堂之中,教师作为引领者,一步步带着孩子探索。  下面我分段进行本节课的阐述:

导入环节,我让全班孩子起立做一个热身小运动——欢乐拍手歌,让学生愉悦的同时,引入“手掌面”的探究。让学生通过和老师摸一摸,感受什么是面。接着,进入到我们身边的课堂,观察和比较黑板的面和课本封面的大小,学生一眼看出黑板的面比较大。自然引出本节课第一个知识点。什么是面?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物体面的面积。紧接着,让学生摸一摸身边周围的物体表面,充分感受面积在哪,并找出面积和面积的大小区分。学生上台汇报,演示摸面积的过程,我适时引导摸面要按顺序,摸完整。

   认识完了物体表面的面积,我们将具体的物体请到课堂里,探究“图形的面积”,小组内采用涂一涂的方式,合作交流出哪个图形的面积大一些,是怎样思考的。学生讨论后,小组反馈:1.可以通过肉眼看出来。2.可以通过重叠看出。学生讲台前全体演示重叠的过程。这时,又有同学提出可以通过涂的时间长短来判断。有的同学表示认可,有的同学产生了异议,夏宇涵提出:每个人涂的速度不同,所以没法比较花的时间。其余同学表示认可。

   在第三个环节,两个长宽都不一致的长方形,学生讨论发现通过之前的观察法及重叠法都没办法比较出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那怎么办呢?学生拿出了表格图,发现两个图形占的格子数量不同,故比较出了他们的面积大小关系。小组内学生不断尝试。教师总结:判断图形面积大小的方式有三种:1.观察法。2.重叠法。3.数格子法。学生自己说出三种方法使用的情境。

   在练习环节,我进行了适当的删减和添加,对生活中的面积大小进行了进一步的巩固。不断地让学生完整的说出两样物体表面和图形的面积大小关系。其中一道巩固提升的未封闭图形及封闭图形面积大小比较的选择题困扰住学生,我选择了两位同学作为代表进行辩论,互相说服对方,将本节课的学习氛围推至了高潮。

   本节课,我秉承“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整节课让学生自主去表达,去感悟,去认识,去体验。新授环节,学生通过“看”、“摸”、“涂”、“比”一系列动手充分的体验面积的存在及面积的大小关系。表达的方式让学生上台说和表达,激励学生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练习环节采用“辩论”的方式,让学生之间互相学习与激励。课堂学习氛围融洽。当然,作为一名年轻的数学教师,我还是存在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首先,由于急切想让学生知晓面的大小和面积的关系,过早的将面积的意义知识点进行了阐述。应该让学生充分地摸和感受以后,再自然地总结出什么是面积。其次,在新授例题的环节中,对物体表面的面积和图形面积未进行明确的区分。容易让学生产生混淆。最后,在最后一个数格子法的例题讲授时,可以更深化知识点的内容,挖掘前后知识点的关联性,将格子的大小进行界定。为后面面积单位的学习铺垫。

   教研,是一种展示,更是一种学习,一天的学习和研讨,让我对本节课知识点的认知更上了一个层次。学习成长之路,我们慢慢行走,慢慢驻足。

教学反思2

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是在学生认识大数、会数会读会写、了解数序的基础之上进行教学的,学好这部分知识为今后的估数和认识更大数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材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四种电器的价格为素材,每次选出两种电器,引导学生比较他们的价格,学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

考虑到:比较数的大小,学生是有经验的。一方面,他们在以前学习100以内的数时都比较过数的大小。另一方面,在日常生活中,他们也多次接触甚至亲自解决过这类问题。所以我重新调整了备课重点,找准教学起点。所以总体的教学思路是:淡化教师教的痕迹,突出学生学的过程。学生通过情境图提出问题并引出对2530318025302350,9802350的大小比较,这一系列的环节我并没有做过多的关注,而是把重点放在这组数的比较方法上,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师生交流总结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两个万以内大小比较,位数同时,位数多的那个数比较大;位数相同时,从最高位开始依次进行比较。

上完这节课我反思了很多,在课中我发现在比较25303180大小时候,学生回答的答案很单一,直接讲到了比较的大小的方法,比较最高位千位,却没有学生说到根据说的组成,没有说到算理,我感觉是因为前面我复习过多的原因。不知道怎么解决这个问题,让孩子多角度来比较这一组数。后来在评课环节,老师们指出了应该在问题抛出后让学生们小组讨论,让学生有思想的碰撞,这样比较的方法才会多。

今后的教学,我要课前备学生,及时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找准教学起点,课中多关注学生,在讲的过程中“避轻就重”,上课既轻松,还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听课反思

今天听了贾老师执教的《面积的含义》和吴老师执教的《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两节课,有了一些收获和体会,下面就这两节课的内容谈谈自己的想法:

面积的含义这节课,在日常生活中,虽然学生对“面积”这一知识有一些感性认识,会从平时的一些谈话中有所耳闻,但都只是停留在字面的感觉上,并没有和数学产生联系。因此,上课开始贾教师通过让学生摸一摸自己手掌面,比一比手掌面大小,摸一摸数学书封面、文具盒面、桌面……感受“物体的面”随处可见,初步建立面的表象,从而帮助学生逐步理解面积这一概念。

无论是“感知面积的概念”的环节,还是“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的环节,贾老师都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口表达、动耳倾听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首先让学生摸一摸、比一比手掌、数学书的封面黑板的面,感知物体的面,体验物体表面是有大有小的,这个大小就叫物体表面的面积;接着,通过小组合作“涂一涂比一比、数一数”等数学活动,引导学生经历和体验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和过程。

教学“比较两个图形的面积大小”这一环节时,通过观察、重叠、数方格等方法,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数学思考,同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索,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究性、挑战性和趣味性,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不仅进一步深化了对面积概念的理解,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这节课,教学环节设计清晰,以复习百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导入,让学生回顾百以内数的大小的比较方法,为接下来学习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作了铺垫。接下来教授三组商品的价格引出三组数的大小比较,层次清晰,但是在探索比较方法的时候,应该要留给学生充分讨论的时间,让学生充分思考,再进行全班交流,在此基础上,教师在进行提炼总结,学生在学的过程中印象会更加的深刻。

在每一组数比较完了以后,教师出示了几组数让学生进行练习,学练结合,让学生对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进行了再一次的巩固和深化。吴老师的板书设计的也很清楚和直观,着重号点明了比较的方法和顺序,符合学生认知的规律和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