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进入南京市江宁区谷里庆兴路小学!
当前位置:教师发展>> 列表
《认识线段》听课反思

发布时间:2019/11/20 20:07:40 作者:吴天生 浏览量:1284

《认识线段》听课反思

谷里庆兴路小学与江宁实验小学第五次交流活动,我们期待已久,今天下午活动顺利开展。

此前我们数学组全体教师钻研教材,研究学情,将《认识线段》这一节课集体备了两遍,磨了两遍,无生上课了多次。其中收获很多,同时也有疑惑重重,但是通过听了实小田老师和我校韩老师的课,最后在实小师傅们的点评和引导下我终于豁然开朗,有了答案。

第一,怎么导入课题比较合适,是直接开门见山导入还是谜语激趣导入?谜语引入和信封猜一猜固然好,可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提高积极性,但是时间过久,又不是今天的重点线段,而是花了大量时间引入了毛线这个谜底,有点浪费时间了。而开门见山可以直接让学生看到实物毛线,拉直成线段,直接揭示课题,也让学生来了兴趣认识新朋友”——线段。今后在教学中我也要注意在激趣导入时候要考虑时间成本看看一节课重点在哪里,把握好导入的时间。

第二,是先告诉孩子什么是线段再研究特征,还是先把特征研究透再出示概念?今天才明白课本上把线拉直,两手之间的一段可以看成线段不是线段的概念,一直以为教材中用红色写的线段两个字前面是线段的概念,以后研究教材一定要更加细致,不能想当然,不能再犯这样低级的错误了。所以这样来说应该先告诉孩子们什么叫线段,然后带着孩子们找出线段的两个特征直的两个端点,这样的研究才有方向和目的。

第三,折线段环节是让孩子们一起折出比老师手里的线段长和短还是先折比它长,再折比它短的?应该先在大屏幕上出示老师手里正方体的折痕,再让孩子们在提前准备好一样大的纸上先折出一样的折痕,这条折痕是线段,让学生先折出一条比它长的,和老师手里的对比后再研究更长的直至最长的对角线,然后再折比大屏幕上的短,更短,再短让孩子们体验极限思维,拓展孩子的眼界。今后教学中也不能只浮于表面,应该多帮孩子练练很多数学思维。

第四,在每两点之间画一条线段,要不要教孩子们按顺序去连线?磨课中我们就想到了教孩子们有序去连线段,但是花费大量的时间,一道习题一起讲了8分钟左右,感觉时间太长,所以舍去了这个有序连线段环节,听了田老师的课才知道可以这样轻松的处理有序维去上课,呀?孩子们虽然没有达到百分百听懂,但是大部分孩子是掌握了这个方法,做到不重复不遗漏。每节数学课都这样朝着拔高学生的数学思孩子们肯定会收获很大。今后不要遇到难点就退缩,就舍去好的环节,而是应该研究钻研怎么把这个意图更好更完善的表达出来。

本次活动的两节课,课堂上师生关系融洽,老师教得有条不紊,学生学得兴趣盎然。在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注重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我不仅解开了迷惑还学到了很多,期待下一次的交流活动,谢谢师傅们的细心教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