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进入南京市江宁区谷里庆兴路小学!
当前位置:课程教学>> 列表
综合组第二次教研活动

发布时间:2019/11/18 10:05:51 作者:陈汝山 浏览量:845

一、活动主题

捏面人(综合组第次教研活动)

二、活动方案

活动时间:1114

活动地点:音乐室     授课班级:一年级2班

授课人: 崔雪雅

参加人:全体综合老师

研讨时间:111414:10

三、研讨记录

5980F94D6B4F7A5B536637D7AFA47F8F

四、过程性材料

(一)活动报道

1114日,庆兴路小学综合组展开了第次公开课,共有位老师参加,分别来自音乐、美术、科学、体育学科,整场活动分为两个部分:首先是崔雪雅老师午在年级班执教的示范课《捏面人然后是课间进行的研讨。

崔老师在上课之前精心准备,收集了一些生活中关于捏面人的一些实例图片,引起学生共鸣,把学生带入到捏面人的教学情境中,还通过有趣的猪八戒吃西瓜、孙悟空打妖怪等生动有趣的旋律,带领学生掌握音乐节奏,然后通过教师的领唱,教会学生如何掌握捏面人的旋律节奏,通过反复练习,学生掌握情况很好,教学目标有效达成。

课间研讨会上,老师们畅所欲言把心中最真实的想法提出来和大家分享交流,对本节课的优缺点作了充分点评,尤其是张阳老师,从音乐学科的专业角度对本课作了充分点评,提出了一些宝贵的建议。整个研讨过程,气氛和谐、真实有效,对综合学科老师们的凝聚力都有很大的提升。

本次综合学科教研活动是本学期的第二次大家都很重视,利用这样的教研活动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希望综合学科的老师再接再厉,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

(二)活动图片

图片1

(三)听课反思

吴凯听课反思

本周崔老师给综合组教师带来的公开课《捏面人》。捏面人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已经离我们的孩子越来越远,通过这一节课让孩子萌发对民间艺术的一点热爱。老师设计的这个活动,以激发幼儿的兴趣为整个教学活动的主旋律,整个活动的设计和选材都是那么新颖有趣,不管是老师的优美教态活跃的课堂气氛,都能突显了老师的执教风格。

《捏面人》听课反思

姚雪

11月14下午节课听了崔雪雅老师一节公开课,课题是《捏面人》。学生兴趣浓厚,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流程完整。

首先崔老师通过面人导入,新授部分让三位学生上台听歌曲,听一听歌词里捏了哪些人,再通过崔老师的读歌词方式让学生跟读。对于低年段学生来说,首先认识歌词,才能接下来的带节奏的练习唱歌。本节课亮点就在于崔老师能够带动学生一边唱歌一边加上面人的动作,让学生从情感上表现出歌曲含义音乐的魅力不仅仅是会唱歌,而是表达丰富的情感,在此基础上加上音乐专业知识拖腔,有效解决重难点问题

这是一节音乐课虽然跨学科听课,教学内容不一样,但是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是可以学习的不同学科之前也是相通的,并不是美术就教美术,音乐就教音乐,让学生在学科之间找到互通点,那么教学效果会事半功倍。针对小学一年级学生问题课堂有效管理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如何处理,是一个长期值得需要我们用心、用情去反思的过程。

张阳听课反思

本节课是崔雪雅老师执教一年级音乐《捏面人》。课堂导入部分,崔老师就从实际生活出发,出示学生感兴趣的各式各样的面人形象,一下子就引起了学生上课的兴趣,为之后热闹的课堂氛围做了一个好的铺垫。

学唱过程中崔老师没有按部就班的一句一句学唱,而是把课堂难点先行拿出来讲解,先泛读节奏让学生跟读,读得不好不对的乐句及时纠正,再让学生完整地读一遍,这样孩子们大部分都掌握得很好。

课堂的拓展部分崔老师让学生联系实际,仿照出示的节奏,自己创编歌词。孩子们对这一环节表现出了高度的兴趣,都很积极踊跃地发言。这一环节不仅能考察学生的生活经验,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创编能力。

陈汝山听课反思

老师执教的《捏面人》一课,课堂生动有趣,能够抓住小学生的基本心理。从教学过程来看,流程清晰,内容充实,符合教学规律,能够抓住音乐学科的特点,引用了很多生活中的实例图片导入课堂,把学生带入课堂教学情境。无论从教师的教态、语言的表达,教学课堂的把控都能看出崔老师扎实的基本功,通过本次活动,对我来说最大的收获就是要不怕困难、迎难而上,做事细心,准备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