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进入南京市江宁区谷里庆兴路小学!
当前位置:教师发展>> 列表
听《秋天的雨》心得: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校本教研课?(尹波)

发布时间:2019/9/25 15:43:08 作者:尹波 浏览量:1311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校本教研课?

——听《秋天的雨》的几点心得与思考

                             庆兴路小学   尹波

  问:常态课是什么?答:平时,咱们关起门来的课堂教学。又问:公开课是什么?答:打开门,展示给别人看的课堂教学。那么,怎样处理这两者的关系?记得:开学初,学校组织全体教师业务培训,聆听过竹山小学沈俊校长的做《一个有品的教师》的讲座,我们一起厘清过:关于常态课和公开课之间的关系——常态课需无限接近于公开课。这,是我们每个一线教学者的追求目标!今天,聆听了陈琴老师执教的三年级语文课《秋天的雨》,这是一节精致的、高质量的常态课,没有任何旁逸斜枝,没有过多拓展链接,有的就是对字、词、句扎实的认读,对句、段、篇动情的朗读,对生字认真的临写和品评,40分钟的课堂节奏明快,干净洗练。我认为,我们的校本教研课就需要——这样的、高品位的、高格调的常态课。这篇课文篇幅适中,总分总的架构清晰,调动多种感官体验秋天的美,运用优美文字传达秋雨的美,是中段孩子学习篇章阅读的很好范例。通过听课、研课和教材培训,获得一些收获,现记录如下:

      1通读教材,厘清教什么?怎样教?研究教材,弄懂为何这样教?

  目前,对于老师们,统编教材是个新生事物,老师们对新编教材体例和架构,疑惑多多。带着自己的困惑和问题,我们开展教材培训、研究,效果尤佳。通过今天的教材培训,我了解到:新编教材编排有单元要素、单元目标、课文一般性目标、个性化目标等等,例如:《秋天的雨》这篇文章,单元要素就是:1、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2、学习写日记。针对这一单元目标,陈老师在带孩子们理解文中五彩缤纷这个词时,就运用了多种手段引导、理解,如:看图想象、读句体会、说话练习等。陈琴老师这样做了,授课效果很好。课文的一般性目标,如:对朗读的指导落实得有情有味;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得法有效;对生字临写的指导有方法,有层次。课的个性目标,在教学中也体现得很突出,例如,段落中心句的归纳有方法,比喻句的教学效果也很显著,等等。

     2一课一得,得什么?

母语博大精深,知识浩如烟海,40分钟的课堂,到底要教什么,又让学生获得什么?是许多语文人的苦恼。统编教材,对一课一得的理念大力倡导。我想,这个一课一得是针对贪多则滥面面俱到反不到蜻蜓点水而言的。在一节课中,把文本的一、两个个性目标达成就是课堂的成功。例如:陈老师的这节课,在寻找段落中心句的指导上,就教出了亮点。陈老师先出示了三个句子(第二、三、四小节的第一句话),请孩子们朗读。然后,请孩子说这几个句子在课文中的哪里?孩子们找到了!然后,问:你们有什么发现?通过师生讨论、朗读,得出这是每一段落的中心句。后面,老师又出示两句话(第一、五段的意思),一头一尾,跟前面的三句组成一首小诗,请孩子们美美的朗读。读过了,陈老师点拨:寻找段落的中心句,可以在段落开头(本课)找,还有一种方法是自己归纳。教学难点的处理,四两拨千斤,流畅自然,教有所得,学有所获。

    3以教材为例子,提高学生语文能力。

这节课的文本个性目标是比喻句、拟人句的教学。课文第二自然段中,作者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句,表达秋雨中五彩缤纷的色彩之美。




1569391130(1)
















教学中,要通过精讲、追问、朗读,从三处比喻句和一处拟人句让孩子们体会到:用上这种方法后,会增加表达的生动和趣味性,把银杏、枫叶、田野果树写活了,写得充满活力和动感。并提醒孩子以后的日记中,我们可以积极的使用这种方法。这节课的处理,此环节还需优化。我们把教材的单元要素作为例子,通过扎实的训练,久而久之,一定能够培养出孩子们更好的语文能力。

校本教研,我们就是要抓住一节一节精致的常态课,去研课,去思考,去记录,带来一点一滴的启发,积跬步,至千里。

点滴想法,与尔共勉。

                                      2019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