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进入南京市江宁区谷里庆兴路小学!
当前位置:教师发展>> 列表
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第八周博文——李涵

发布时间:2019/4/14 16:14:16 作者:李涵 浏览量:1347

《动物儿歌》教学反思

南京市江宁区谷里庆兴路小学  李涵

《动物儿歌》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儿歌,介绍了6种小动物的生活习性,教材中还配有生动有趣的彩图,展现了动物活动美好快乐的画面。儿歌中的“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蝌蚪”、“蜘蛛”都是虫字旁,而且都是左形右声的形声字,所以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了解形声字的特点和虫字旁一般与动物有关。在本篇课文第一课时的教学中,我注重识字和认识形声字。我将本课的识字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虫字旁的形声字和其他生字两部分进行分类教学。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结合图片猜一猜这是什么动物,发现虫字旁的形声字的造字特点,通过形旁和声旁来记住生字;再结合加一加,换一换的识字方法来记忆其它生字,如:“迷”是由走之加大米的“米”组成的,善于观察的孩子还会说,这是第四课猜字谜的“谜”去掉言字旁。在形声字教学中,我结合《小青蛙》这一课,在《小青蛙》中,我们学习了“请”、“情”、“清”、“晴”这四个字,这四个字也都是形声字,让孩子回忆这几个字来认识本篇课文的形声字。

低年级的孩子,喜欢做游戏,所以在上课开始时,我利用蝌蚪、蚯蚓的谜语导入,学生的情绪一下子被调动起来,字谜的谜底是即将学习的动物名称,这一环节的设计是对生字预习的一个拓展,一方面预习了即将学习的生字,另一方面激发学生兴趣,将游戏导入一年级语文课堂中,它不但能使学生们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而且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在丰富多彩的游戏中让学生感受语文并喜欢上语文,从而达到“玩与学”相结合的目的,激发孩子兴趣和表达欲望。

这节课,虽然准备地较为充分,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是存在不足。整节课孩子的兴趣比较高,但孩子识字能力还是有点欠缺,上面采用的方法适合于那些基础比较好的孩子,但课堂是全班的课堂,还需想办法,找一个适合全班的识字方法,我仍需继续努力与探索。

二〇一九年四月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