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第六周博文——崔雪雅
发布时间:2019/3/31 21:13:24 作者:崔雪雅 浏览量:1358
《月亮钩钩》听课心得
江宁区谷里庆兴路小学 崔雪雅
2019年3月12号,在江宁区教研室音乐教研员褚红芳老师的组织下,我有幸来到南京市开发区学校观摩了三节优秀展示课。这三节课各具特色、贴近生活,每一节都给我带来了深刻体会,值得我去反思学习。
其中最令我难忘的是开发区学校陈晨老师上的《月亮钩钩》,这是一节欢快活泼,富有想象力的儿童歌曲,歌曲旋律采用了反复和类似于轮唱形式的二声部合唱进行变化发展。
陈晨老师从创设情境导入,通过一个老奶奶给孙子讲关于月亮的故事,迅速把学生和听课的老师带入到夜晚温馨的情境之中,很自然地引入了课题,唱起了童谣。
陈老师在解决难点上使用的方法也很巧妙,将一字多音比作弯弯的月亮,把轻盈弹跳的音符比作星星,生动有趣的比喻使孩子们很快就能接受。陈老师为每个部分的教唱都加入了律动,在歌曲A部分加入了划船律动和手串铃伴奏,巧妙地运用律动解决了节奏中的休止问题,这大大增加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在B部分的教学中陈老师没有着急展示二声部的歌谱,而是先巩固一声部旋律,之后采用对比教学教唱二声部旋律,然后用比喻手法将一声部和二声部比作两艘比赛的小船,让歌曲教学瞬间生动了起来。孩子们通过老师的引导很快就找到了二声部的特别之处,并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拍手克服难点,顺利完成了二声部的轮唱教学。
最后,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拓展部分,陈老师用吉他弹唱了一段民谣,将情感升华,充分展现了音乐的情感体验,让人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在课的末尾陈老师还不忘进行主题升华和情感教育:“无论走到哪里,都不要忘记家乡,不要忘记家乡的明月。”
通过陈老师的课堂,我深刻的明白:今后,加深对教育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过程的认识,调整和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努力提高教学效果。音乐教育改革这面大旗始终屹立,我们音乐老师要探索和找寻的路还很长很长。以后的每一步我都会认真对待,努力成为一个不断进取、具有创新精神的音乐老师。
二〇一九年三月三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