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彩虹》听课反思——耿晓璐
发布时间:2019/3/29 16:31:28 作者:耿晓璐 浏览量:1880
《彩虹》听课反思
《彩虹》是一篇富有情趣的散文。作者用丰富的想象和富有童趣的语言,写了“我”看到雨停后天空中美丽的彩虹,把想象成一座桥,然后思维一路发散,联想到自己可以到彩虹上提着爸爸的水壶浇水,拿着妈妈的圆镜子为妈妈照着月亮梳头,甚至把哥哥的秋千系在彩虹上荡来荡去。文章呈现了一个纯真烂漫的想象世界,传递了儿童关爱家人的美好情感。
3月27日下午,李涵老师和陈海宁老师一起同课异构的上了一节语文课。这两节风格不同的语文课,让我收获颇丰。
1.随文识字,尊重学生学习规律
陈老师采用随文识字的方式,在学习课文的同时展示生字磁贴,帮助学生正音。同时借助图片识字加深孩子对生字的识记,并在一定程度上进行拓展延伸,这个方法在实际教学中得到了较好的成效。不仅调动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而且与此同时也加深了对生字的识记。这样的学习,降低了孩子识字写字的难度,更加贴合孩子的学习规律。
2.阶梯朗读,传授学生朗读方法
语文的学习,不仅仅只是写,更重要的是学会朗读,有感情的朗读是对文本的最好理解。对于一年级刚刚学习语文的孩子而言,课文朗读要求流利。本篇课文有一些长句子,陈老师巧妙地运用“小步子”的阶梯朗读法,指导学生一步步地加字,朗读好长句子。这一步步的阶梯难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传授了学生具体的朗读方法。
3.观察写字,培养学会写字习惯
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尤其是我们的汉字。古人云:见字如面,可见书写的重要性。李涵老师在教学中特别注重引导孩子们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具体位置,先观察再临写。从一年级起就给孩子的心中播下一颗善于观察的种子,长此以往下去相信孩子们学习新的字时,自己也可以当小老师教一教其他人这个汉字如何在田字格中书写美观。
每一次的听课都收获满满,也更加令自己反思如果这堂课我上会如何?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自己始终怀着一颗敬畏学习的心 ,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上好每一节常态课。
上一篇:青年发展班个人规划——孙娟
下一篇:关于《彩虹》听课反思——李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