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进入南京市江宁区谷里庆兴路小学!
当前位置:教师发展>>教师博客>> 列表
第八周博文---贾俊

发布时间:2018/4/20 12:32:05 作者:贾俊 浏览量:2592

记忙碌而又收获满满的教研会

 2018年4月19日,学校给了我两次机会外出听课学习,分别是:上午在竹山小学的“数学与生活”作品征集颁奖系列活动以及下午在南师附中江宁分校的“关怀儿童情感与心灵的仪式教育”系列活动,感受颇多,特在此留下心得,是记录回味,又是分享交流。

  我先从早上在竹山小学的活动说起,早上9点钟来到竹山小学,签完到拿到时间安排表,原来此次活动分成两环节,第一环节是“趣味数学教学展示”:五个年级同时不同地地展开一节展示课。我选择了一年级的《拼搭小棒》。其实小棒对于我们一年级的同学来说再熟悉不过,这一学年的认识数都有用到它,所以在课程的一开始,我本以为教师教学设计上的第一句话:认识他吗?提到小棒,你首先想到的是用它做什么?学生的回答应该是数数或者捆一捆。但是竹山小学的一年级小朋友竟然说出了很多天真无邪的答案,不由得让我在课程才开始就进入了反思:我是否扼杀了孩子的想象力和创新力?

其实我个人认为,这展示课的意义就是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以及拓展孩子的数学思维。而整节课的过程也确确实实是这样,老师先是采纳一位同学的观点:用小棒拼摆一个数字。孩子随心所欲自己摆一个数字以后,教师提问:我们能不能通过移动一根小棒,把自己的数字变成另外一个数字呢?孩子们发动思维,开动脑筋,兴趣立马就上来了,就在孩子沉浸并分享着数学的奥秘时,老师又出示了一道算式:再移一移小棒,试试看能不能把错误的算式变成正确的算式。整节课有独立思考,有小组合作,有竞赛,有生生评价,课堂氛围活跃,学生兴趣高昂。下面的老师看的津津有味,一节课很快,意犹未尽,感受颇多。我们的数学就应该如此啊!

  而后到了报告厅参加第二个环节,“数学与生活”颁奖仪式。首先坐在报告厅,等待期间,竹小的led大屏就一直在滚动播出校园的景物景色,人文地理。或微距或航拍,展示了竹小,给我的感受就是:虽一个不怎么大的学校,但真的是处处做到了精致,值得借鉴和学习。颁奖典礼开始了,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竹小舞蹈社团的开场舞《翔》,孩子们的舞姿和动作协调性就宛如社会上专业的群体,令人咋舌。下面掌声片片,我内心也是激动不已。后面设计的几项活动都是很有创意,如:由孩子扮演原始人的《数从哪里来》;模拟上课式的《“π”的前世今生》;互动游戏:《莫比乌斯圈》等等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深深感觉可以为我们学校后期活动安排有着借鉴指导的作用。

意犹未尽的结束了上午的颁奖典礼,我赶往南师附中江宁分校,时间较早,我逛了逛校园,南师附中是一所名办学校,涵盖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国际高中,所以校园还是很大的。走在校园里,沿路都有引路的小朋友,可爱的站在那里对你笑。到了指定地点,我们先听了一节“见面礼仪少年行”的主题校班会活动,老师和学生探讨,学生小组上台演示各种在学校遇到的不同人群的打招呼方式,课堂氛围活跃。接着到了“十岁成长礼仪式展示”活动,我们老师走到了附小的圆形广场,在此就坐。活动中,我特意记录了他们的节目环节,其中最让我感动的也正是我们本次教研研讨的主体“仪式教育”。每一个环节和组织,都特别的富有创新力和感染力。就比如其中一个情景剧:一个家的成长之路,四批家长配合,分别扮演从新婚到怀宝宝,再到孩子变为全家的开心果最后再到孩子勇敢迈出家门自己去上学------我将它归于主题中的成长。还有一个节目《父母一夜变老》由化妆师进行配合,当孩子摘下眼罩的那一刻,时间戛然而止,就是不断的眼神交流,孩子有的惊讶,有的落泪,但最终都说出了一句:爸爸妈妈我爱你们。随后所有孩子离座献花,抱着自己的爸爸妈妈,孩子家长都各自抹着眼泪----我将它归于主题中的感恩。最后一个节目是写心愿卡,放飞气球-----我将它归于主题的梦想。“成长,感恩,梦想。”正是本次附小十岁成长礼的主题。

整个活动心情澎湃,附小整场活动设计的完整性、仪式性和专业性真的是不得不让人点赞。展示结束以后,我们又来到了圆形报告厅,进行了本次研讨主题“关怀儿童情感与心灵的仪式教育”主题沙龙活动,来自江东片各个学校的八位老师,从不同的角度和深度挖掘了这个主题,其中我印象深刻的是建邺区新城小学叶薇老师的一句话:我们小学八礼四仪,为什么要有四仪,正是因为这些时间段都是我们孩子成长的节点,正是有着仪式教育,它可以熏陶可以感染人,就如我们今天观看的成长仪式,它为我们多方面的教育献一份力,为我们的孩子保驾护航。

时间很快,一天的教研结束了。感受颇多,学习到了很多的知识,十分感谢学校能把这次宝贵的学习机会安排给我,所以,我也很乐意把今天学习到的知识和经验感受和大家一起分享,有机会也希望可以为我们自己的学校献一份力。

二〇一八年四月二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