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第十五周博文——吴凯
发布时间:2018/12/17 19:31:36 作者:吴凯 浏览量:1355
《难忘幼儿园》教学反思
南京市江宁区谷里庆兴路小学 吴凯
《难忘幼儿园》是一节低年级的美术课,通过让孩子回忆幼儿园里生活、学习的画面,从而进行绘画。在教这课的时候,学生情绪都很高,各个都争先恐后的说着自己的幼儿园,说着在幼儿园发生的有趣的点点滴滴。在欣赏完几张范画后,大多数孩子画的都在学着范画的构图,画的都很认真,大部分学生涂色完成的也都不错,可以说,孩子的画都很“漂亮”。
也有一部分学生很“活”,直接用自己的画笔画出自己难忘的幼儿园的生活。孩子们的热情很高,快乐的画着自己想画的。我仔细的观察着,孩子们绘画的时候比往常要安静、认真。有的孩子一边画还会一边开心的笑,小声的和同桌说着自己画的有趣的情景。课快结束的时候,我看了一下作业,真是让我喜欢让我优。有的学生构图都很满,画的东西都很多,但是很多人物造型,构图大小,都不是那么“好看”。突然一张“特别”的画吸引了我,线条很乱,整个画面黑漆漆的乱成一团,根本看不出是什么。我按捺心中的生气,走到他面前,轻声的问:,你画的是什么呢?怎么黑黑的一团呢?”我满以为孩子会很惭愧的低下头解释自己的不认真呢!哪知道,他笑嘻嘻的眉飞色舞地介绍起自己的画:“这是我,我像飞一样从滑梯上滑下来;上面的这个女孩子是我幼儿园的同学,她胆子很小,不敢滑,后面这个同学在鼓励他;这个是两个人坐在一起荡秋千……”他说的很开心,看得出来,其实他画得很认真,画得很快乐!我庆幸自己刚才没有武断的批评他。我摸摸他的头说:“画的真棒!真爱动脑筋!”孩子开心地笑了。
现在的美术课堂不可再以教师为中心,那些无视学生独立性存在的“强制”教育、“灌输”教育、“包办”教育通过对学生个性的完全、绝对的控制,使生命丧失了最基本的品质——自主、自由。生命化的教育是自主自由的教育,因此也是生命自我建构的教育。教育不应该是一种“告诉”,而应该是一种“探索”,学生也不再是盛装知识的“容器”和一个小家被动的盲从者,而是一个寻求生命灿烂展示的生命生长者。教学也就是不局限于传统观念里的“传道、授业、解惑”,而是“生命的体悟”。教师不再是“布道”的教士、“诵经”的和尚,而是一个学生生命生长的促使者。
二〇一八年十二月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