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技术赋能 促进高效课堂——庆兴路小学承办语文教研活动暨青发班活动
发布时间:2024/4/25 13:48:06 作者:李涵 浏览量:147
智慧技术赋能 促进高效课堂
——庆兴路小学承办语文教研活动暨青发班活动
携一缕春天的芬芳,凝一份前行的坚定。从教研中出发,一路跋涉,寻找思想碰撞的诗意和远方;在课堂中探索,一路体悟,收获教学研讨的精彩和成长。为推动新课标背景下基于“金陵微校”学习场景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研究,4月25日下午,在南京市江宁区谷里庆兴路小学举办了以“智慧技术赋能,促进高效课堂——用“金陵微校”平台优化小学语文教学”为主题的教研活动。栖霞区教师发展中心信息管理处肖索科主任,栖霞区教师发展中心小学研训处周荣婷主任,江宁区电教中心周行满副主任,江宁区小学语文教研员周爱华老师,南京市江宁区谷里庆兴路小学纪寿华校长以及来自江宁区和栖霞区各校的骨干教师、本校语文青发班成员参加了本次活动。
江宁和栖霞两区共八位教师分别在报告厅和科学教室两个会场同台献技,给大家带来了富有激情和创新的语文课堂。
在报告厅会场,南京市江宁区谷里庆兴路小学的王莹老师执教四年级下册《母鸡》一课。王老师遵循文本,紧扣作者对母鸡的态度变化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受作者对母鸡的喜爱。王老师运用观点云、选择题等“金陵微校”活动让学生参与课堂生成,学生完全沉浸在老师渲染的饱含深情的课堂情境中。
南京市栖霞区石埠桥小学的翟小康老师执教五年级下册《威尼斯的小艇》一课。翟老师的教学思路清晰,将教学过程分为绘制思维导图、勾画小艇特点、体验行船环境和投票选取难写字四个学习活动。字词闯关、思维导图、投票等技术使用让课堂更具趣味性。
南京市东吉湖小学的杨雪梅老师执教六年级下册《表里的生物》一课。杨老师语言亲切,教态自然,课堂在学生的朗朗书声中结束。杨老师教学中运用观点云让学生发表观点,运用智能搜索出示视频帮助学生了解冯志,最后利用闯关活动检测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南京晓庄学院附属小学的姚学谦老师执教四年级下册《铁杵成针》一课。姚老师以“读”引领教学:初读课文,读通文本;理解课文,读懂意思;研读课文,读透道理。初读时姚老师让学生用投票评价朗读,精读时让学生完成根据意思选择原句的小练习,金陵微校的使用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课堂。
与此同时,在“科学教室”会场,精彩也在不断呈现。第一节由南京市花港第一小学的潘洁老师执教《自相矛盾》。这节课潘老师借助金陵微校平台让学生给难读的字投票,让学生在学之前真正解决字音难题,接着利用平台让学生理解重难点语句。本节课潘老师还列举了盾和矛之间的四种可能性,重点训练了学生们的思辨能力,明白“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
第二节课是江宁实验小学张立英老师执教的《黄继光》。张老师抓住“匍匐”“站”等关键词,配合以层层递进的朗读,让学生通过金陵微校平台的观点云发表了自己对于黄继光的看法。利用聚焦放大镜功能读“钱学森的故事”感受钱学森不为名利,一心为国的英雄品质。
第三节课是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仙林学校小学部南邮分校胥树婷老师带来的《“诺曼底号”遇难记》。胥老师通过指名读,师生配合读,利用金陵微校平台投票评价分角色朗读,通过不断的师生互评,生生互评环节让学生在朗读中充分感受到了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镇定自若的人物品质。
第四节课由江宁区谷里庆兴路小学屠雨萌老师执教《海上日出》。屠老师用她优美的朗读将学生带入了海上日出的情境中,然后让学生读时思考写了哪几种不同天气时的日出,完成金陵微校平台上的连线题。接着抓住关键词感受天空、太阳的变化。最后借助图片,看图理解“镶”字使用的妙处赏天云日出,寻景物之变。
课例展示结束后,南京市江宁实验小学宣广娟老师也面向全体教师开展了“智慧技术赋能,促进高效课堂”的主题交流。宣老师从“利用信息技术,让备课更轻松”、“利用信息技术,丰富教学内容”、“利用信息技术,突破教学重难点”、“利用信息技术,构建合作探究课堂”、“利用信息技术,有效落实过程性评价”、“利用信息技术,让课堂巩固更高效有趣”这六大板块并结合课例进行交流。
在专家点评环节中,栖霞区小学语文教研员周荣婷主任指出:技术赋能的教学活动要有利于教师开展符合学情的教学;有利于在评价和互动中展开教学;有利于基于反馈和检测进行教学。在“金陵微校”技术的运用下,语文教学依然要凸显学科本质。
最后,江宁区小学语文教研员周爱华老师还指出,金陵微校不仅能减轻老师们的备课负担,也让教学内容更丰富,更极大地提高过程性评价的有效性和时效性,这与当下的“双减”背景也是相呼应。每一位教师都要接受并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在教学中学习运用金陵微校,让金陵微校支持并优化课堂教学。
用心教研,研之有悟,百想齐思,思附践行。通过本次教研活动的开展,相信老师们会对“金陵微校”走进语文课堂的实践意义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在今后的教学探究之路中相互学习,让智慧技术巧妙用在语文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