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进入南京市江宁区谷里庆兴路小学!
当前位置:教师发展>>教师博客>> 列表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第十一周博文——崔雪雅

发布时间:2018/11/16 16:43:23 作者:崔雪雅 浏览量:1312

《我的中国心》教学有感

南京市江宁区谷里庆兴路小学        崔雪雅

音乐教育是一种富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审美教育,它借助于倾听来感知音乐美,借助歌唱来表现音乐美,借助表演来发展音乐美,它对于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对音乐及外界事物的感知力、培养具有个性化创造力的一代新人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在富有创意的音乐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确立学生的实践主体地位,鼓励学生求新、求异,不断培养学生敢于创新的意识,勤于创新的思维和善于创新的能力。

一、   善于营造气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美国创造力研究专家托兰斯认为:创新能力的发展,必须在自由而安全的气氛中才能进行。所谓自由就是尽量减少对学生的行为和思维的无谓限制,给他们自由表现的机会。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的活动空间和时间。使学生在音乐教育活动中消除恐惧心理,鼓励、帮助学生进行大胆的尝试,展开自由的想象和表现。而创造意识是学生在自我表现和自我想象的基础上创造性的表达心的中情感。我经常采用课堂音乐教学多样化,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思维创造能力的发展。

上一周我校进行体育科技艺术节合唱比赛,我利用音乐课在对二年级(1)班学生进行学校合唱节比赛歌曲《我的中国心》的教学中,我让同学们通过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祖国思念的感情,用自己的方式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和乐曲所表达的情绪。由此可见,营造良好的氛围给学生一方自由的空间,学生富有创造性的想象力就会得到充分的发展。

二、   加强音乐创作教学,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不断创新

音乐教学的内容可谓是丰富多彩,它包含着唱歌、律动、欣赏、节奏、旋律写作等方面的内容。教师可以采用不同的内容对学生进行音乐教育。而节奏创作、旋律改编、即兴歌舞、创编歌词等,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感能动作用,让学生来充分感受音乐和表现音乐。

三、结合身体律动,加强音乐创作教学

动,是学生表达自己对音乐感受和理解的最直接,最喜爱的方式,在音乐课上,给学生创造动的机会,让他们用自己喜欢的动作来表达自己对歌、乐曲的理解,充分利用他们好动的特点,动静结合,通过动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引导他们加深对音乐形象的联想和对乐曲的理解,在参与中得到愉悦和美的感受。这也正如著名音乐教育家柯达伊所说:“任何音乐理念都可以转化成身体律动,而某一身体律动也可以相对的转化成音乐。”

总之,从小对学生进行创造力的培养,关键在于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无拘无束、即兴创作,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他们的创造潜能得到挖掘,让学生的创造性得到更好的发挥。          

                                     

二〇一八年十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