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进入南京市江宁区谷里庆兴路小学!
当前位置:课程教学>> 列表
谷里庆兴路小学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语文教研组第一次活动记录

发布时间:2022/10/14 16:23:47 作者:王丽 浏览量:2290

谷里庆兴路小学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

语文教研组第一次活动记录

一、活动主题

跟着阅读学写作——习作单元教学策略研究

二、活动方案

活动时间:1011

活动地点:一楼录播教室

授课教师:袁嘉敏

参加人:庆小全体语文

研讨时间:1011900

630e0b30f96f5292bf568411f682812
三、研讨记录

62341e569d0870e02bd179164643e97
四、过程性材料

(一)1fadeb178c30c181a86f82f0e25f1d9
6926f17b0b61841b862e940a2fba6ca
活动报道

2022年10月11日,南京市江宁区谷里庆兴路小学语文的第二次教研活动顺利开展。首先,由袁嘉敏老师上示范课,接着再由全体语文教师进行评课议课和教学困惑的探讨。

f47baee8c5f5046310da400e32b4bf3

袁老师执教的课文是《刷子李》。这是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第七组课文中的第二篇课文,选自冯骥才的《俗世奇人》。本文写得生动有趣,融方言幽默于一炉,叙事一波三折,人物形象丰满,是一篇艺术性和趣味性都比较强的文章。文中的“刷子李”是生活于市井里巷的凡夫俗子的奇人高手,他巧妙的粉刷艺术应该是民间艺术之海中的一朵晶莹的浪花。因为本组课文的设计意图就是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作者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学习运用。老师对课文内容教学的设计清晰明确,本来写刷子李和曹小三的两部分内容是穿插在一起的,而老师却独具匠心地把他们截然分开,分成两条线来上,这样的设计显得条理清楚,使学生对课文内容的体会和感悟更加深刻,对刷子李的“奇”有了更充分地理解。

cb870aaa7ffc3f98d81a2a6723f7c5d

6eb258b714bac0e5889bffb891fc190

接着,全体语文教师对于本节课进行了探讨。袁老师首先对自己的教学思路进行了说明。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以“刷子李”高超的技艺为话题,借一件极富戏剧性的小事窥见人物的大本领,大智慧。课中紧紧抓住一个“奇”字,让学生在“读”中晓“奇”,在“议”中悟“奇”,从种种“奇”中感悟刷子李的技艺高超。如,在引导学生感悟“刷子李”是一“奇”人时,引导学生从以下方面品味——“规矩奇”、“动作奇”、“效果奇”各体现在哪些方面。

f589d409b43237eeb381f9295915105

在评课环节,金老师认为,袁老师在教学第五段时带领学生从两个层面进行解读,一个是感受他动作的悠然,技艺高超;另外一个是感受他刷墙效果的美妙。动作的悠然主要是通过想象,联系生活实际帮助学生理解,再通过读来外显学生对人物技艺绝的理解。朗读是一种外显方式,也是途径又是检测方式。有层次的恰到好处的朗读一定会让学生学有所获。尹校也对本节课提出一点建议,认为教学这篇课文时,应当抓住主线有条理展开,不可逐一分析句段,避免枯燥。

在此次教研活动中,每一位老师都有自己的收获与思考,教学就是一个不断尝试,然后不断发现不足加以改进的过程。在教学教研的路上,庆小每一位老师都会有所进步,有所成长,有所收获!

(二)教学设计片段展示

课题:《刷子李》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浆、傅”等8个生字,会写“浆、傅”等15个字,会写“粉刷、师傅”等16个词语。

2、能结合课文内容,说出刷子李的特点。

3、了解通过描写任务的动作、外貌等直接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4、激发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的兴趣。

二、教学难点

根据重点语句概括刷子李的特点,学会用直接描写的方法写清人物特点。

三、教学过程

导入

师:同学们,你对冯骥才有什么印象吗?(珍珠鸟的作者)没错,我们这学期刚接触过冯骥才先生写的珍珠鸟。冯骥才先生除了一位知名的作家,还是一位(画家),瞧,你们手里课文边上的插图都是冯骥才先生自己画的嘞。

师:今天我们再来跟着冯骥才先生认识一个厉害人物,他是——刷子李!

研读“刷子李”人物特点

1.师:读完课题,你有什么发现?(预:名字奇特,用行业+姓)在以前天津的市井街头,常常用这样的方式来称呼各行各业拔尖的人才。你能用这样的方式为你的同学起个名字吗?

2.师:看来咱们班真是卧虎藏龙,刷子李除了名字奇之外,还有哪些奇特之处呢?请同学们提笔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找出能表现刷子李“奇”的地方,用“____”画下来,并写下自己的感受。

2.生自主浏览文本,划找句子,圈画重点词句,进行批注,老师巡视。

3.交流反馈。

预设:

重点句一:“最让人叫绝的是,他刷浆时必穿一身黑,干完活,身上绝没有一个白点。”

(1)引导:别人一刷浆,都是这样的,(出示图片),这样的,亦或是这样的。他倒好,直接一身(黑),刷完后绝无半点(白),这叫什么奇啊?(板书:装束奇)

过渡:他还有什么奇特之处吗?

重点句二:“他还给自己立下一个规矩,只要身上有白点,白刷不要钱。”

(1)引导追问:他为什么敢立下这样的规矩呢?——源自他技艺高超、对自己的技艺很自信。

(2)总结:这是(规矩奇)。

重点句三:照他的规矩一天只刷一间屋子。

(1)一天刷一间,他不想赚钱吗,为什么立这个规矩?

预设:1.只要效果好,宁愿钱挣得少,对工作精益求精。

重点四:每刷完一面墙,必得在凳子上坐一会儿,抽一袋烟,喝一碗茶,再刷下一面墙。

(1)刷完一面,就休息一会,刷子李还挺会享受的。

重点句五:“可刷子李一举刷子,就像没有蘸浆。但刷子划过屋顶,立时匀匀实实一道白, 白得透亮,白得清爽。”

这一处奇特在哪里呢?

总结:哪怕是个专业粉刷匠,估计都很难做到,这叫(技艺奇),板书。

抓住:“匀匀实实”

(预设:蘸的恰当好处,刷出来不薄不厚,这就叫“匀匀实实”,而且白得透亮,白得清爽,粉刷效果也挺奇。)

重点句五:“他要是给您刷好一间屋子,屋里什么都不用放,单坐着,就如神仙一般快活。”

生说感受。

师:神仙在哪住啊?仙雾飘飘,如仙境一般,刷子李刷过的墙竟给人一种这样的享受,了不起!

师:刷子李是如何粉刷出这么神奇的屋子?请同学们在书本上找一找。

重点句六:“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如同伴着鼓点,和着琴音,每一摆刷, 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地清脆一响, 极是好听。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

这位同学有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这个片段直接对刷子李刷墙的过程作了详细的描写。

咱们要好好品一品,同学们自己再大声地读一读这个片段。

你发现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把刷子李粉刷的过程写清楚的?(相机引导:动作、声音、颜色、粉刷效果)

(动作)读一读他的动作。抓住“悠然”一词,“悠然”给你什么感觉?还有吗?

(预设:咱们也来做做他的动作,(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别人刷墙是工作,他刷的是悠然自得、闲暇的心情)

只有看到的吗?还有听到的:

如同伴着鼓点,和着琴音,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

这声音给你什么感觉?

预设:按着节奏,一上一下,刷着刷着,刷子李好像不是在工作,而是在?他觉得这是一种(享受)。

仅仅从看到的、听到的来写刷子李的吗?

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

(8)抓住“天衣无缝”“雪白的屏障”,这那是一面墙啊,明明是一件艺术品啊。真了不起,咱们要好好读读这段话。

练笔提升

回过头来看,为了表现刷子李的”奇”,作者抓住“名字、装束、规矩、技艺“四个方面直接展开描写,这种方法叫(正面描写)。

正面描写我们写什么呢?(写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看到的..听到的..)

在这节课的开头,同学们说了很多班上的奇人,现在我们用这样的方法来写写我们的同学吧,开头就叫:咱们班有个厉害的人物,他叫......

五、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文章就是出自于《俗世奇人》,在天津的市井街头,还活跃着很多像这样身怀绝技的手艺人,他们被作家冯骥才先生写进一本书里,这些人物空前绝后,然而都是俗世里的俗人;这些事情匪夷所思,却都是真人真事。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回家读一读这本书。    

听课反思

刷子李听课反思

南京市江宁区谷里庆兴路小学  金洋

老师对课文内容教学的设计清晰明确,本来写刷子李和曹小三的两部分内容是穿插在一起的,而老师却独具匠心地把他们截然分开,分成两条线来上,这样的设计显得条理清楚,使学生对课文内容的体会和感悟更加深刻,对刷子李的“奇”有了更充分地理解。

第五自然段教学时带领学生从两个层面进行解读,一个是感受他动作的悠然,技艺高超;另外一个是感受他刷墙效果的美妙。动作的悠然主要是通过想象,联系生活实际帮助学生理解,再通过读来外显学生对人物技艺绝的理解。朗读是一种外显方式,也是途径又是检测方式。有层次的恰到好处的朗读一定会让学生学有所获。因为对课文品味得多,相对来说读学生的时间就少了一点。特别是对重点句的指导读很少。朗读的层次性体现不够,在体会第五自然段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挑选一句,让他们进行一次又一次的朗读,让孩子们在朗读中提升理解感悟,更要在当中注重评价点拔如:在请个别学生朗读之后老师可以给上这样的评价:“在你的朗读中,我看见了那面天衣无缝的墙”“我仿佛看见了悠然挥舞着手臂的刷子李。”“我感叹于这面白得透亮的墙。”“我仿佛听到了那清脆的啪啪声。”等等,教师在引导评价的同时让学生感受语言的美与精彩,点拨的同时学生的朗读也在层层提升。就是在这反反复复中让学生和着不同的节奏读着这番精彩的句子。阅读教学单调的读还不能达到理解巩固的作用,老师在引导读的同时更注重生的交流感悟。如:老师在读后再让学生说说看着如此悠然的动作,听着如此清脆的“乐曲”,欣赏着如此完美的作品,你的眼前仿佛浮现了一个怎样的刷子李?孩子们因为有了前面朗读的铺垫,孩子们对句子的描写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交流也就滔滔不绝。在这里教师不需要过多的讲解与分析,而是把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在朗读交流感悟中自读自悟,为全文的学习起到辐射的作用。

尽管教学重难点是品味课文,感悟写法,为单元习作铺垫,难读的字词还是要单独拎出来正音多读。

二〇二二年十月十三日

刷子李听课笔记

南京市江宁区谷里庆兴路小学  郭迎迎

最近欣赏了袁老师上的一节语文课《刷子李》。从整体上看,我觉得袁老师的课堂的教学理念很清晰,体现了老师教学技能掌握得好,课堂上语文的味儿很浓。下面我就自己感受最深的几点∶

一.师生融洽,教学氛围浓厚。

袁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展示了自身的文化底蕴,尤其她那自然大方的教态,亲切和蔼的语言,为学生营造了一个真情释放的教学氛围,激励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这里我感受到老师乐教、学生乐学的愉快情景。

二.细读课文,富有创意解读。

《刷子李》一文在情节上一波三折,扣人心弦。袁老师在教材的处理上,先指导学生从整体入手,引导学生找出描写刷子李技术高超的句段;然后抓住刷墙的颜色、动作、声音几点正面突出刷子李技艺高超,接着又从侧面引导学生抓住文章的三条线索∶一是黑衣白点的描写;二是与黑衣白点相关的词语三是徒弟曹小三从半信半疑到五体投地等,一波三折的心理变化。在课堂中袁老师很注意引导学生通过找、议、读、悟等多种形式进行教学,把刷子李高超技艺与作者的写作技巧一一呈现在眼前,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了文本的内涵。

三. 精心设计,创意情感升华

袁老师在引导学生理解了文本后,又精心设计了一个问题∶“假如你是曹小三在这一天里你看到、听到和学到了什么?”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启迪学生的心智,老师的问题真像一扇想象之窗,在学生面前轻轻推启,使课堂在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中结束。

南京市江宁区谷里庆兴路小学

二○二二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