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进入南京市江宁区谷里庆兴路小学!
当前位置:课程教学>> 列表
语文教研组第四次教研活动记录

发布时间:2021/12/23 13:15:41 作者:王丽 浏览量:2298

语文教研组第次教研活动记录

一、活动主题

主问题导学在教学中的有效----语文组第次教研活动

、活动方案

活动时间:1221

活动地点:录播教室 授课教师:陈霞君

参加人:庆小全体语文教师

研讨时间:1221日第二节课

三、研讨记录

1a89ff6a07529d8defab4fbf2392d7f  

79b1ca0993ea557444503dcbf39d7e46290b701bb3607dc9ade5c645fbf70f

四、过程材料















(一)活动报道

为了推进我校教学改革,提升教师授课水平,规范教学。1221我校语文教研组继续开展“主问题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教研活动。

陈老师执教的课文是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的《手术台就是阵地》。陈老师从疑入手,以疑激趣。预习单“我会提问”板块,学生写下自己预习课文后有什么问题,从疑入手,围绕学生提出的问题展开课文分析。带着问题默读课文,落实语文要素。让学生在文中找出并用波浪线划出白求恩大夫在手术台上的表现的一些句子,板书设计巧妙,一目了然,呈现课堂脉络。

b4d25eb0d6247ae5410de96b4f54fd5

49daa5a813ed36dc0779cd2643535aa

课后教研组进行了集体研讨,老师们汇聚一堂,畅所欲言,研讨氛围浓厚。针对本节课中的优点,大家都给予了高度的认可。对课堂中的不足和困惑,老师们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教研活动研讨气氛热烈,大家畅所欲言。

ee5e9c56f7d2b49885760c25e9411f6

C:/Users/pc/AppData/Local/Temp/picturecompress_20211222190506/output_1.jpgoutput_1

(二)教学设计片段展示

           课题:《手术台就是阵地》

一、准备性学习

(一)图片导入

同学们,上课之前,咱们欣赏几幅图片。

出示第一组(4幅),学生欣赏,提问:什么感受?(预设:美丽!风景好!)小结:是的,树林茂密,水平如镜,生机盎然。

再看另外几幅(出示第二组图),继续提问:什么感受?(预设:灰暗,难过)小结:一片阴霾,生灵涂炭。

刚才这两组图片啊,其实是一个地方——河北省齐会镇。为什么会有如此之大的差距呢?

介绍:1937年,日军炮轰宛平城,开始全面侵华。数以万计的战士、学生惨死在日军的尖刀炮弹之下,血流成河、尸横遍野,国家成为了战场。七七事变后,群情激奋,“不让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中国寸土!”“为保卫国土流最后一滴血!”回响在每个中国人的耳边。全面抗战开始了!1939年著名的齐会战斗打响了,当时的齐会镇成为了主要——阵地!

在这场战争中发生了一个感人的故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

齐读课题,手术台就是阵地!

(二)读准字词

课前,老师翻阅了孩子们的预习单,发现咱们班的孩子很会学习,我想请~来做小老师,读读这个词(生1)

①“撤走”:翘舌音读的可真准!区分好平翘舌音,这个词也能读好——迅速。(生2)请你做小老师带读这两个词(三读)

②“大夫”:这次,我想请~做小老师(生1)多音字看来都难不倒咱们班同学(出示:战斗)这还有个,谁来试试?(生2)准确无误,我们一起,读准多音字。(三读)

(三)一读课文

字词读准了,咱们一起读读课文。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师生共读。

交流文本内容,小结:白求恩大夫在齐会战斗中坚持为伤员做手术,长达69小时的动人故事。(评价:抓住时间、地点、人物、主要事件,故事的基本内容也就一清二楚了)

(四)交流疑问

探究方案上,同学们提了不少问题呢?(ppt出示:为什么手术台就是阵地?)请你读读你的疑问。除了这位同学,咱们班还有好几位同学也不太明白。

他们的疑惑呀,与我们这篇课文后的习题不谋而合。咱们今天就一起解决它。

二、针对性学习

1.二读课文

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用“——”画出与故事环境有关的词句。

学生交流。

①这里的环境描写和“手术台就是阵地”有什么关系呢?我有些不明白。

(预设:环境特别危险,所以说手术台就是阵地)

真了不起,我明白了。硝烟滚滚,弹片纷飞,在这危险环境之中——(生:手术台就是阵地)继续交流。

②生读句子。

小结:敌机吼叫,炮弹爆炸,在这种情况下——(生:手术台就是阵地)

③生读句子。

小结:瓦片落下,布帘烧着,同样在提醒我们,情况危险,手术台——(生:就是阵地!)

总结:白求恩在如此危险的战场(板贴)给伤员做手术,难怪说手术台就是阵地!

2.三读课文

手术台旁,白求恩的表现如何?用“~~~”画出相关语句。

同桌交流:结合所画语句,说说白求恩在你心中是个什么样子的人?(用一、两个词语形容一下,把词语写句子旁边)

汇报交流

①他已经两天两夜没休息了,眼球上布满了血丝。(不知疲倦)

②白求恩仍然镇定地站在手术台旁。他接过助手递过来的镊子,敏捷地从伤员的腹腔里取出一块弹片,丢在盘子里。(从容镇定 医术高超)

③要和战士们一起,不能离开。(板书:坚守阵地 不怕牺牲)

④我是一名八路军战士,不是你们的客人。(板书:献身革命)

小结:从白求恩的所做所言中,我们不仅看到了一位救死扶伤的医生,还看到了一位献身革命的战士(板贴)。对于这位战士来说,指黑板(生——手术台就是阵地!)

三、生字练习

1.课件出示:烈、离。

2.引导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3.教师范写“烈、离”,提示书写要点。

4.学生练写,全班展评。

四、课堂总结

这一单元,我们认识了许多拥有美好品质的人。如机智砸缸的司马光、关爱儿童的列宁、献身革命的白求恩。

这些美好的品质,犹如温暖的阳光,带给我们希望和力量

(三)听课反思

手术台就是阵地》听课反思

  上课伊始,采用两幅图片对比的方法,让学生进行对比,造成强烈的视觉感受。但是这样的导入职位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没有让学生好好的理解什么为“阵地”?是谁把手术台当作阵地?手术台怎么会是阵地呢?他在这个阵地上干什么?以这些问题作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真正的交流与对话。让学生理解“阵地”为什么?

 课文的重点是2——4小节,通过思考白求恩实在怎样的情况下坚持动手术的?他是怎样表现的?请学生划出有关语句读一读。要求学生抓住关键语句,引导学生了解白求恩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尚品质及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自己事业的国际主义精神。学习文中写人物语言、动作等的句子,体会把人物写立体的写作方法。

这样把环境和人物表现结合起来,学生很快就能准确找到文章的重点语句,并结合人物的精神品质来说,表达的比较完整。

读的环节过少,例如描写环境和人物的句子可以让学生读一读,提问的环节过少,可以将二读和三读进行整合。让学生直接找出描写战争激烈的句子,不必要凡两次提出描写环境和人物形象的句子,可以直接整合为一个问题。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但有些同学有疑也不敢问,为了扭转这种状况,在课堂上教师就必须千方百计为他们提供质疑问难的机会,唤醒他们沉睡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我把整节课交给了学生,课堂中他们非常活跃,思维敏捷,敢想敢说,师生共同探索,共同提高,久而久之在这样的课堂之中,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就自然而然地形成并得以发展。

除此之外,板书的设计新颖,紧密结合文章的内容设计出的板书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十分值得我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