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第八周博文——李涵
发布时间:2018/10/25 19:34:35 作者:李涵 浏览量:1392
听课反思
南京市江宁区谷里庆兴路小学 李涵
10月22日下午,我有幸去空港小学听了两节常态课和课后老师的点评,我受益匪浅,下面针对左老师的课谈谈我的感触:
第一节是左倩老师教授的《我要的是葫芦》,她以读课题来导入今天的课,接着询问孩子:“我要的是什么?”从而引出“葫芦”二字,相机指导“芦”这个字的读音。如果是我,我会这样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好东西,想不想瞧瞧(出示葫芦实物),今天老师就要为大家讲一个关于葫芦的故事,想不想听啊,那就坐好,老师开始讲故事喽!我这样设计,是因为我觉得低年段的孩子思维还处于形象感知阶段,通过展示实物能够吸引孩子注意,把孩子尽快带入课堂中去。在进行量词“棵”与“个”的教学中,值得借鉴。左老师是通过让孩子上黑板指什么是一颗葫芦,什么是几个葫芦,形象直接,便于孩子理解。左老师的朗读教学也值得我学习,如:他最后得到多少个葫芦呢?你怎么知道的?从哪里知道的?把这句话读给我们听!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他得到了多少?一个一个说明了什么?掉的怎么样?掉的多不多?谁能读出葫芦掉落的样子?在这句朗读的教学中,左老师是通过词语来让学生感受这句话的情感,语文教学一定要注重培养孩子的朗读能力,现在语文教学很多都是通过朗读来理解课文,而我对于朗读的教学还停留在传统教学,说这个字应该重读,这个地方应该停顿,需要好好改进。在后面的教学中,左老师还联系旧知,既做到巩固以前知识也促进学生理解新课。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语文这条道路上,我的学习之路还很漫长,只有不断不学习才能成长。
二〇一八年十月二十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