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备课组第四次活动
发布时间:2021/11/19 15:01:26 作者:王丽 浏览量:761
谷里庆兴路小学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
四五年级语文备课组第四次活动
一、活动主题:感受神话魅力,学写想象故事
二、活动时间:2021年11月16日
三、活动地点:创客教室
四、活动安排表
课题 | 主备人 | 参与人员 |
《精卫填海》 | 孙娟 | 耿晓璐、李涵、薛帆帆 |
五、研讨记录及各项材料
六、优秀教学设计片段
《精卫填海》精彩教学片段
三、结合注释,理解意思,初步讲故事,熟读成诵: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课文的意思你们明白了吗?
1.【同桌合作】 请同桌两人互相讲一讲课文的意思,遇到不太会讲的地方,可以看看课文后的注释,如果还有不会的,可以举手问问老师。
2.【班级交流】 谁能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来讲一讲古文的意思?
3.重点点拨:
(1)溺而不返,“而”就,因此
(2)故为精卫,“为”化作,变成了。
(3)以堙于东海,以:用来,于:在。用来填塞东海 (翻译的时候,不用刻意把于翻译进去)
4.区别古今文字的异同。
(1)比如古文中,常有一些词的意思,与我们现在的意思不太一样,这叫做古今异同。你在课文中发现了吗?“少女”这个词我们现在,通常用来称作什么人?(年纪小的女孩子),而在古文中,少女表示“小女儿”。
(2)古文中还有一些常用词,比如“之”“曰”
“之”在古文中,有很多种意思。在这篇文章中,有两个“之”是什么意思?通常相当于现在我们说的“的”的意思。
“曰”,它的常用意思一是“叫做”,二是表示“说”。这里,我们解释为“叫做”。
【指导“曰”书写:注意与“日”的区别,曰要写得扁宽。】
(3)“女娃游于东海”这句你们注意到了吗?
有同学翻译成了“在东海里游泳玩耍”。这也是古文里一个很特殊的现象叫“倒装”。所以同学们在翻译时,要注意调整表达顺序。
5.指名完整讲意思。
6.师生合作。
我们一起来合作读书,我说意思,你们找到对应的句子。接下来,我先读句子,你们说意思。
7.熟读成诵。
七、活动过程照片
上一篇:二年级语文备课组第五次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