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四年级语文备课组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21/9/16 18:44:16 作者:王丽 浏览量:1023
谷里庆兴路小学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
四年级语文备课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在“双减”政策下,以学校大组计划为指导,深入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促进全组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教学方法的改善,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的反思能力与实践水平。努力把学校工作计划中所提出的一系列教学工作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在减轻学生承担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二、教学情况分析
四年级共4个班,每位语文老师任教一个班级,其中一名年轻骨干教师。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学校学习常规的训练,中年级儿童学习的自觉性、组织纪律性有所增强。与此同时,中年级儿童的学习能力伴随着生理的发育和心理素质的完善逐步发展起来。感知能力的发展,注意品质的进步,记忆中有意识记忆能力的提高,都为小学生的学习进步创造了条件。尤其是中年级儿童思维能力的发展,更使小学生学习方法有了新的特点。实践表明,小学三、四年级的儿童已能学习运用归纳、演绎、类化和对比推理的思维方法。因此,中年级儿童学习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应充分考虑机械识记法和意义识记法的交叉渗透性,直观形象法和抽象逻辑法的自然过渡性。教学中我们要利用学生身体发展特性和学习规律,尽可能实现高效的课堂。
三、工作目标:
1. 贯彻、落实《语文新课程标准》,深入课堂教学研究,进一步规范和落实教学常规管理,以课堂教学为中心进行教学改革,在教导处和语文教研组指导下,做好校本教研,确保课堂40分钟的实效性,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2.在课堂教学中“精选、精讲、精练”,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给学生更多自主发展的空间和时间。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意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努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3.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生动有趣的语文学科活动,注重课外阅读的指导,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自主活动中提高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
四、工作思路
在个人备课的前提下,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网络资源,以集体备课为基础,集体钻研教材,确定科学的教学目标,商讨教学方法及策略,反思交流、合作共享,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1.坚持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相结合。教师在个人备课的前提下,每周进行集体备课。
2.坚持常规备课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利用网络平台,互相学习交流、合作共享。个人结合本班实际情况修改教案,在教案上做个性化修改,在课本上批注式备课。
3.坚持理论学习与实践反思相结合。教师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并结合课堂教学实例,讨论交流,写好课后点滴反思。
五、具体工作措施
(一)重视校本研修,提升综合能力
⑴认真组织组内成员积极参加各项教研活动,及时了解语文新动态。围绕我校语文学科特色开展活动,本学期除单周的大组教研活动外,在双周的语文教研活动中进行案例分析,课例研讨和集体备课活动。就课堂教学效益和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问习题,积极寻找行之有效的方法和对策,力争全面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和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
⑵互查教案二次复备、作业批改情况,加强随堂听课力度,落实好各项检测和质量分析,全面了解本组语文教学情况,把好质量关。
⑶结合学校的工作内容,根据中年级学生特点,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如:写字比赛,古诗文诵读以及学校组织的读书节等活动。
(二) 做好日常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1)备课: 严格按照学校的工作要求进行备课与教学准备,认真研读每一课教材,从中提炼出一个具体性、引导性、层次性的问题,并以这个问题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之中,促进学生自主探究,从而掌握重点、突破难点,摒弃以往繁琐低效的讲解。
(2)上课:根据本身的教学条件,学生的学习能力,认真上好每堂课。努力提高教学艺术,做到:务实、求真、求活、求新,充分利用现有的电教媒体,利用网上信息资源,拓宽学习时空,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语文课要做到下要保底(合格),上不封顶。必须做到:激发兴趣——加快节奏——讲究方法——提高实效——讲究魅力——注重实践(基础知识)。课后要认真总结归纳得失,养成及时反思的习惯,并记录下来。力争反思有一定的质量。
(3)作业: 落实中央“减负”精神,作业设计要“精”,精心设计有坡度的练习、作业,针对每个班级的不同情况,教师因做适当的调整,分层、分类地落实到每位学生,力求每个层面的同学都能在作业练习中得以提高。批改要“细”,要标准、及时,注重纠错及情况反应。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和提笔即练字的习惯,书写作业要做到书写标准,本子整洁。
(4)评价:平常评价与定期评价相结合,知识能力评价与情感、习惯的评价相结合。对于平常教学中发现的学生普遍存在的问习题要重视分析、考核及反馈。尤其是本中年段学生现存在的共性问习题为:阅读理解上,对文章的关键词语的理解仅停留于外表,对前后文的联络不够,碰上要自己加以提炼、概括的内容就无从下手。习作方面,表现为语言不够生动,文章立意不够新颖。
(5)辅导:因材施教,善于捕捉学生闪光点,热情鼓励,补差提优,使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开展。关注学习困难学生,重视补缺补差,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并及时做好跟踪记录。同时认真组织和辅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语文征文等方面的比赛,多为优等生创设条件,鼓励他们参加各类竞赛,切实提高本身的语文素养。
(三)注重课外阅读,提高语文素养
⑴重视课外阅读,各班要利用好《必备古诗75首》等国学书籍,开展古诗文背诵大比拼活动。
⑵对学生的阅读进行有效的指导,开展语文阅读指导课。向学生推荐优秀文学作品,对学生进行读书方法的指导,学生读书后进行感悟交流。总之,阅读不能仅是让学生拿着书读,重要的是要读有收获。
⑶加强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熏陶,试行课前两分钟读书交流、古诗词吟诵、名言警句积累等训练。充分利用校图书室和班图书角,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培养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并使学生在读中潜移默化的受到思想教育。加强平常小练笔的指导,鼓励学生积极投稿。
六、具体活动安排
时间 | 主备人 | 主题 | 内容 |
9.22 | 耿晓璐 | 不同角度思考,提出自己问题 | 《呼风唤雨的世纪》 |
10.19 | 薛帆帆 | 体会生动表达,感受细致观察 | 《蟋蟀的住宅》 |
11.2 | 耿晓璐 | 进行连续观察,学写观察日记 | 习作:观察日记 |
11.16 | 孙娟 | 感受神话魅力,学写想象故事 | 《精卫填海》 |
11.30 | 李涵 | 我手写我童心,彩笔绘画生活 | 《麻雀》 |
12.14 | 孙娟 | 学习批注阅读,学写一次游戏 | 《牛和鹅》 |
12.28 | 李涵 | 关注人物事件,学习试写书信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
1.11 | 薛帆帆 | 了解故事情节,简要复述课文 | 《王戎不取道旁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