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进入南京市江宁区谷里庆兴路小学!
当前位置:课程教学>> 列表
综合组第一次教研活动

发布时间:2021/10/16 13:33:44 作者:贾俊 浏览量:1578

谷里庆兴路小学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

综合组第一次教研活动

一、活动主题

探讨科学探究活动学生科学思维发展的作用

二、活动方案

活动时间:10月15日

地点:三(5)班

授课人:陈鸿春

参加人:张阳 高康 邢蓉 吴凯 吴珍 李东耀 吴双

研讨时间:1015

三、研讨记录

25a38157727040908e388ba6492796d

四、过程性材料

(一)活动报道

1015日,庆兴路小学综合教研组展开了第次公开课,张阳、高康、邢蓉、吴凯、吴珍、李东耀、吴双7位老师参加了本次公开课的教研活动,整场活动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陈鸿春老师在三(5)班执教的科学课《认识固体第二部分是组内教师然后进行的研讨。

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是:探讨科学探究活动学生科学思维发展的作用。课后的教学研讨中,陈老师简单讲解了自己的教学思路、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的把握,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实际学习水平出发,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同时知识点又不“假、大、空”。

34bfcbfeb21df03f4c0d0053dadf7e2

1faacb65cc3b3463376331f848fc9b7

686948e355557aafcc2f14f3a5d8a4e

(二)教案

8.认识固体

【教学目标】

1.能够辨别周围环境中的物体,哪些是固体,哪些是液体,给物体分类。

2.观察体验,知道固体的共同特征:有确定的形状、体积和质量

3.归纳分析总结,知道固体在外力作用下可以改变原来的形状或大小但构成物体的物质状态没有改变

【教学重点】

分析固体的共同特征。

【教学难点】

固体有确定的体积

纱巾和食盐是固体吗?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杯子若干、玉米粉、面粉、羽毛、水、托盘

学生材料:直尺、红领巾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1.提问:你在下图的物质中发现液体了吗?学生发言。液体自己有没有它自己的形状?

2.老师演示倒水,当倒进锥形瓶子里液体是什么形状?  锥形。

当倒进心形瓶子里液体是什么形状?  心形。

液体呈现的是容器的形状,液体自己有没有它自己的形状啊?  生回答没有。

我们2年级时学习过水的性质,一般把与水的性质相近的叫液体。其实我们把所有常见的3.物质分成3类,气体、液体和固体。今天我们来一起认识固体 板书:认识固体。

二、分析并证明固体有确定的形状、体积和质量

(一)分析归纳总结固体有确定的形状

1.找一找图片中的固体,说以说它是什么形状的?学生回答

2.出示木板,这块木板是什么形状的? 长方形

          这块玻璃是什么形状的?  正方形

     这个乒乓球是什么形状的?   球形

这些固体都有它自己的形状吗?   都有

板书:固体都有确定的形状

再来看看这张图片上的固体,他们之间有什么区别?有大有小

有大有小说明他们什么不同?他们占据空间的大小不同。在科学中,我们把物体占据空间的大小称作是体积。有大有小说明他们的什么不同?说明他们体积大小不同。

他们还有哪些区别呢?他们有轻有重。

有轻有重说明他们什么不同呢?重量不同。

是重量吗?不是,是质量。重量和质量有什么区别呢?重量是由于地球的引力,而质量是含有物质的多少。

(二)分析并分组实验体验固体有确定的体积

比一比大小

1.这6个地球仪从左往右越来越小?老师说的对吗?  不对  是越来越大

3个水杯最大的在哪一边?左边

这两组电池哪一组比较大。左边的

同学们回答的都对,你依据什么判断出的大小呢。对比出来的

  1. 比较三组积木的体积大小,用什么方法来比较。(出示图片)

第一组由多少块积木组成,10

第二组由多少块积木组成,15

第三组由多少块积木组成,10块。

所以哪组积木的体积比较大,第二组。

那第一组和第三组的体积大小呢?一样大

  1. 老师今天带来了两种面粉,一种是玉米粉,一种是面粉。现在把它们倒在瓶子里面,你们能不能帮老师想想办法比较折两堆面粉的大小。

可以用眼睛看。

用眼睛看一定准确吗?

不一定。

那还有其他的办法吗?老师给大家提供两个相同的杯子,同学们再想想办法。

可以把这两堆面粉分别倒入相同的杯子。

我们如何比较他们的体积大小。

可以通过测量面粉在杯子的高度。

好,我们待会就用这位同学的说法来操作一下。在操作的过程中,同学们想一想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了。

1.不要把面粉撒出来,要缓慢倾倒。

2.倒完要抖一抖容器,确保所有的面粉都在杯子里

3.晃一晃杯子,使面粉上端齐平

4.直尺测量时应该竖直,眼睛水平看刻度……

4.那有没有办法比较小蓝小黑体积的大小?小组讨论一下

(学生讨论)

生1:将小黑和小蓝放到水中,看哪个水面上升的多

师:水的量要怎么样?

生1:相同

生2:向小黑小蓝里面加入固体,看加多少能装满

生3:……

师:那我们能不能借助大米进行比较呢?

生:将小蓝和小黑放到两个塑料杯中,再将达米科倒进去,测量他们的高度。

师:这两份大米的体积是怎么样的?

生:相同

师:两个玩偶要放在杯子的什么位置呢?

生:底部

师:确保玩偶完全被覆盖住,这样测量的才准确。谁想来前面试一试?

(学生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说出注意事项)

(1)将两个玩偶放到杯中(强调放置杯底)

(2)倒入大米(强调缓慢,不要撒出来)

(3)摇一摇,使顶端齐平

(4)测量高度(强调直尺应该竖直,视线水平)

7学生实验,并填写记录表。

8小组汇报实验结论。

五、总结收获

1.这节课我们认识到固体都有确定的形状、体积和质量。固体在外力作用下可以改变原来的形状或大小但构成物体的物质状态没有改变。

2.其实固体还有许多的奥秘等着我们去探究,让我们课外继续研究吧!

【板书设计】

8认识固体

固体都有确定的形状、体积和质量

固体在外力作用下可以改变原来的形状或大小但构成物体的物质状态没有改变

五、教学反思

认识固体教学反思

南京市江宁区谷里庆兴路小学 陈鸿春

这次我讲的是《认识固体》。我们生活在物质世界里,每时每刻都在接触各种各样的物质。这节课要求学生辨认生活中常见的固体并了解其性质,还需要比较固体体积的大小。我已经授课将近一个月,对本班的学生也有一些了解,但了解的程度不深。一节课上下来,我也进行了反思,还是有很多不足之处。

首先,我没有很好地进行引导,导致学生上课积极性不够。固体虽然存在我们的生活中,但是学生对于什么是固体没有形成一个概念,因此需要用比较引导学生了解固体的共同特征,判断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物体是否为固体。

其次,在解释体积这个概念的时候,没有进行板书,导致学生在后阶段忘记了这个概念。同时,让学生在黑板上记录实验数据的时候没能够将面粉和玉米粉写出来,导致学生书写混乱。

然后,在实验过程中,选取了其中的几位学生进行演示,但是没有将实验步骤在课件中展示出来,只是用口头来描述,后面一部分同学没有听清楚可能就不知道如何去操作。这部分还是做的比较欠缺。还有演示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自己说出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不用直接告诉他们。

最后,在讲解完一个知识点之后应该对这部分的内容进行一个总结,回到概念上,适当的进行巩固,突出重点。

二0二一年十月十五日

《认识固体》听课反思

南京市江宁区谷里庆兴路小学 李东耀

今天听了陈老师执教的《认识固体》。本课是小学科学三年级第三单元第一课的内容。本节课的重点是学生理解固体的概念,能够举例说出什么是固体,教学难点是理解纱巾、羽毛等柔软的物品也是固体,面粉,食盐也是固体,同时掌握比较固体体积大小的方法。陈老师通过展示不同固体的图片,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固体的共同特点:有确定的形状,体积和质量。接着通过出示红领巾让学生辨认是否是固体这一环节突破教学难点,学生认识到固体也可以是柔软的物体,然后出示食盐,面粉让学生辨认是否是固体,学生通过这一环节突破迷思概念。通过让学生演示测量粉末体积和测量玩偶体积两个实验突破教学难点,让学生在亲历中掌握测量粉末和不规则固体体积的方法。整堂课生动有趣,学生参与感很强,在不断的激发学生认知冲突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探究活动中发展学生科学思维。

二0二一年十月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