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备课组第五次活动
发布时间:2021/4/23 17:14:19 作者:王丽 浏览量:831
一、活动主题:提高学生归类识字能力及课例研讨
二、活动时间:2021年4月20日
三、活动地点:创客教室
四、活动安排表
课题 | 主备人 | 参与人员 |
识字八《人之初》 | 屠雨萌 | 平静、黄欣、王丽、陈颖 |
五、研讨记录及各项材料
六、优秀教学设计片段
识字八《人之初》精彩教学片段
一、揭示课题,初识《三字经》
1.板书课题《人( )初》(“zhī”的下面画田字格),给“初”加注音,引导学生正确读课题,提醒注意三个字的翘舌音。
2.指导理解:“之”在这里师“的”的意思;“初”人类的祖先是猿,和动物是一样的,在进化成人类的过程中,学会了用刀裁剪树叶和兽皮来制作衣服。这就是“初”。现在,“初”表示一件事的开始、第一步,我们可以说“初始”。拓展理解:初春、初夏、初秋、初冬。而我们每个小朋友一出生,用剪刀剪断婴儿的脐带,作为生命的开始就叫——人之初。
3.指导书写“之”(书写要点:点在竖中线上,主笔是平捺,要写得舒展。横撇的角度要小,平捺紧接着横撇写。)
4.齐读课题
5.教师介绍《三字经》:这篇课文是从一篇叫《三字经》的文章中节选出来的,《三字经》是古代一个叫王应麟的人给孩子写的,他希望孩子通过读这个,了解天下的事情,学习做人的道理。
二、初读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眼睛看字,耳朵听音。引导导论:这篇课文有什么特别之处?(课文三字一句,节奏感强,读起来朗朗上口。)
2.学生根据自读要求,先自由朗读课文,再指名读。根据学生读的情况相机进行正音,重点指导苟、乃、迁、为、琢的读音。
3.学生分组合作读课文。
三、随文识字,理解内容
1.学习“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1)教学性、善
a.人刚出生就是——“人之初”。(板贴词条)
b.刚出生天性都是善良的—— “性本善”。(板贴词条)
c.教学“性”“善”
性:引导观察“性”的部件。(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性”就是指人一生下来就有的本性。你能给“性”组组词吗?
“善”:人一生下来的本性都很善良。引导观察“善”的部件,讲解字理。眼睛看见一只可爱小羊,这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呀,谁能给“善”组组词?
(3)虽然刚出生的时候大家都很善良,但是长大之后,人的性情和习惯就会发生变化,这就是—— “性相近,习相远” 。(板贴词条)
a.教学“习”:你在哪儿听过、见过这个字?(相机出示:《习字册》《补充习题》)这个“习”就是小朋友慢慢长大过程中形成的“习性”。
b.教学“远、近”:这一行里还藏着一对反义词,你找到了吗?
看看你的周围,出示:______坐得离我近,_____坐得离我远。
c.小时候的我们都是善良的,长大后,我们离好近,习性就会变好,离好远,习性就会变坏。所以,在学校里,老师经常教育小朋友要学做好事,培养好习惯,想一想,你有哪些好习惯、好行为呢?
(4)合作读。
2.学习“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1)如果没有专心一致地教导,好孩子也会学坏,所以我们老师和家长才要认真专心地教育你们。指读。
(2)教学生字
“教”:如果不好好教育就是——“苟不教”(板贴词条)“苟”是如果的意思。“教”是个多音字,在这里读第四声,是教育的意思。讲解字理——看,老师拿着教鞭教学生学知识,就是“教”,我和你们就组成了一个“教”字。古人就是根据这个意思造的“教”的古文字,能从教的古文字里,找到你们自己吗?我手上拿着教鞭的动作也藏在字里,你找到了吗?。看,汉字就藏在我们身边,多有趣呀。
“迁”:如果不好好教育,习性就会变坏,这就是“性乃迁”。(板贴词条)引导观察字的部件。孩子们,秋天到了,大雁就要往南飞了,这就是“迁”。在这里,迁是变化的意思,好习性变坏就叫“性乃迁”。
“贵”:教育也是讲究方法的,“教之道”(板贴词条)。
最重要的方法就是专心——出示“贵以专”(板贴词条)。“贵”的下面有个贝,代表钱,贵的东西往往很重要,这个字就是“贵”。
“专”:教育最重要的就是专心,老师常常会对小朋友说,上课要专心听讲。出示“专”——这就是专心的“专”,专心就是一心一意,注意力集中,你能给专组组词吗?学习要专心,教育也是这样。
(3)师小结: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好孩子就会学坏了。所以老师和爸爸妈妈要专心一致地教育小朋友。
(4)指读,拍手读。
七、活动照片
下一篇:二年级语文备课组第五次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