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进入南京市江宁区谷里庆兴路小学!
当前位置:课程教学>> 列表
综合组第一次教研活动

发布时间:2020/10/23 16:41:48 作者:李涵 浏览量:865

综合组第一次教研活动

一、活动主题

有趣的四季

二、活动方案

活动时间:10月22日

地点:录播教室

授课人:李东耀

参加人:吴双

研讨时间:10月22日

三、研讨记录

微信图片_20201027151006

四、过程性材料

(一)活动报道

10月22日,庆兴路小学综合组展开了第一次公开课,吴双老师参加了本次公开课的教研活动,整场活动分为两个部分:首先是李东耀老师下午在录播教室班执教的示范课《四季的天气》﹔然后是课后进行的研讨。

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是:《四季的天气》。从整体上看,本课无论是教学内容、教学设计还是组织形式都体现了很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各种能力,课堂开放而富有活力。应该说,这是一堂学生感兴趣的科学课,是一堂很有创意的科学课,让人感到耳目一新。

本节课的亮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前准备充分,教学态度认真

如果说教学思想决定着教学行为的方向,那么教学态度就决定着教学行为的努力程度。听课的老师们都感受到了李老师的教学态度非常严谨认真。一是课前准备充分。教具齐全、课件精美、教案熟练,二是课堂表现沉着思路清晰。三是目标明确、重难点把握得当,课堂结构合理,课堂练习先易后难,先个体后合作,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等,这些说明李老师在课外下了不少的功夫。

二、良好的素养

李老师教态自然,语言清晰,语言表述准确,尤其是评价语言简洁而富有亲和力。

三、评价

科学课小组讨论起着重要的作用,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生活的兴趣、激情、自信,关系到学生自身人格的健康成长。评价的出发点是让“教”变成有利于学生的“学”,为学生创设有利于学习的环境以及引导学生自主地学习。这一环节李老师做得特别好,她在巡回指导过程中及时地对学生的一些好的做法和优点进行表扬、屦示。这节课给我带来了全新的感受。

微信图片_20201027153317

(二)教案

【教学目标】

1.体会四季天气的不同,了解每个季节典型的天气特征。

2.阅读二十四节气的内容,了解其中相关信息。

【教学重点】

每个季节的典型特征和物候现象。

【教学难点】

二十四节气的理解。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PPT。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1.出示同一个人在不同季节的照片,提问:对比这几张照片,你发现有什么不同?

二、描述秋天及其他季节的天气

1.师:在不同的季节我们为什么我们要更换不同的衣服呢?

2.生:因为夏天很热,一般穿短袖,冬天冷穿棉袄,而春秋气候不太冷也不太热。

3.师:夏天很炎热,冬天很寒冷。那你们能从不同的角度来描述一下四季的天气吗?

4.生:春天天气很暖和(春暖花开),风也很温和(和风煦日),春天的雨是细细的(春雨绵绵)。

5.生:夏天的阳光很刺眼(夏日炎炎),总是打雷下雨(电闪雷鸣)还经常有台风(狂风暴雨)。

6.师:秋天很凉爽,比较干燥(秋干气燥),不太下雨。

7.生:冬天天气很冷(天寒地冻),有时后还会下雪(鹅毛大雪、冰天雪地),冬天的风吹在身上很冷(北风呼啸,寒冷刺骨)

三、描述不同季节里人们的活动

1.师:春、夏、秋、冬,周而复始,这就是我们一年中的四季,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四季的天气》。

四季的天气各有各的特点,四季的生活也是丰富多彩,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些卡片,你们能将这些卡片贴四个标有不同季节的框里,定制一个完美的四季计划吗?所有图片摆好了,确定了在撕开双面胶贴上。

两个个方面的卡片:食物、活动。

2.生:小组活动。

季节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食物

春笋

西瓜

板栗

活动

采茶

纳凉

收割

堆雪人

3.师生分析分类结果。

4.师:请你来说一说你是怎样选择的,为什么这么选呢?

5.生回答。

6.师:不同的季节天气不同,人们为了适应季节的变化,总是在不同的季节选择不同的食物和活动。

三、描述不同季节里看到的不同的动物和植物

1.观看视频。想想四季还有那些不同的特征?

2.生交流。

3.今天老师还找来了一些常见花卉。你能按照季节来给他们分分类吗?(桃花、油菜花、荷花、菊花、桂花、腊梅、红梅)

4.图片展示。

5.学生讨论分类。

6.介绍不同季节典型的花卉。

7.除了花,还有一些动物在不同的季节也有不一样的行为出现,你能说说这些动物活动分别是在什么季节里出现的吗?

8.学生交流。

四、阅读24节气歌的相关资料,了解24节气的内涵

1.师:其实除了动物在不同季节的行为方式不一样,我们人类的一些活动也会因季节而异。下面我们来观看一段视频。

2.从视频里,你了解到了什么?

3.生交流。

4.老师这里保存了几张我们学校农业活动小队的一些图片,你能说说这些活动分别是在什么季节里进行的,他们在做什么呢?

5.生交流。(春天播种,夏天除草施肥,秋天丰收收割,冬天储存粮食)。

6.师: 看看我们班的同学都是小小农业学家,我们的祖先也根据不同季节的农事活动将一年设定了24个节气,这里有一张24节气表。

你能找出每个季节的开头是哪一个节气吗?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

7.每个季节有六个节气。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分别是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开始。(更替板书)

8.你还能找出每个季节中间的哪个节气吗?

9.介绍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两分两至)。

10.出示24节气昼夜长短表。

节气

立春

春风

立夏

夏至

立秋

秋分

立冬

冬至

昼长

10

12

14

16

14

12

10

8

夜长

14

12

10

8

10

12

14

16

11.观察这张张表格,你又有什么发现呢?

春分、秋分白天黑夜一样长,夏至白天最长,冬至白天最短。

12.选择一个你比较了解的节气来和大家介绍介绍呢?

13.生交流。

14.播放24节气歌。(共同欣赏学习)

15.师:24节气里蕴含了丰富的知识,希望大家回家后还能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起研究。

[设计意图:通过上两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天气现象中的要素(如天气状况、气温、风等),因此教师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四季的天气进行描述,避免过多文学性的语言。通过交流进一步唤醒学生日常生活中对四季的体验,意识到四季的天气各有不同。接着从孩子们最熟悉的食物,生活场景入手,让学生按照四季特点进行分类。进而拓展到当地四季特有的花卉,以及当地典型的一些动物的物候特征,让学生对四季有更进一步的认识。最后由学校农事小队活动切入引出24节气,抓住其中几个重要节气: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及两分两至展开学习,最后以一首24节气歌结尾,让学生体会24节气里蕴含的丰富的信息,为孩子课后学习、继续学习做好铺垫。]

【板书设计】

3.四季的天气

春天

                         冬天         夏天

秋天

立春

冬至        春分

立冬               立夏

秋分        夏至

立秋

(三)教学反思

《四季的天气》教学反思

李东耀

本课是苏教版第一单元第三课。二年级的学生在学习了前两节课以后,对天气及其描述方式已有了一定的认识,但缺乏科学性的语言和结构化的逻辑。本课第一个活动,旨在训练学生用科学的语言描述四季天气的不同特点,但在实际上课时,由于给予学生了结构化的样板,使得学生对天气的描述仅仅停留在气温,风和天气状况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本课第二个活动旨在让学生注意到四季有不同的植物,人类和动物在四季中也有不同的行为,在这个活动中,图片资料提供的不够具体生动使学生产生了误解。本课第三个活动旨在让学生了解二十四节气,了解中华文明的智慧,但提供的认识材料不够丰富,学生理解较为困难。下节课,我将从以上三个方面改进自己的教学。

吴双听课反思

本周星期四有机会聆听了李东耀老师精心准备的二年级科学课:四季的天气。李东耀老师教态得体,语言亲切。积极的表扬,适中的上课速度,让学生一直沉浸在课程中。本节课在李老师和二2班学生双方的配合下,完成的精彩而出色。学生通过本节课学会了每个季节不同的变化,如何描述这些变化以及世界万物在不同的季节里会有什么变化与活动。很可惜,由于时间关系,李老师没能介绍她的拓展部分,不过她机动地将这个部分变为课后作业,在下节课介绍,让课程连贯起来。李老师的这节课让我收获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