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组第一次教研
发布时间:2020/10/14 19:51:37 作者:李涵 浏览量:2050
语文教研组第一次教研活动
一、活动主题
基于学情,目标清晰---语文组第一次教研活动
二、活动方案
活动时间:10月13日
活动地点:四(1)班 授课教师:陈琴
一(6)班 授课教师:王丽
参加人:庆小全体语文教师
研讨时间:10月13日下午13:30
三、研讨记录
四、过程性材料
(一)活动报道
2020年10月13日,伴随着金桂的芬芳,南京市江宁区谷里庆兴路小学语文的第一次教研活动顺利举行。首先,由陈琴老师和王丽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两节优质的示范课,下午全体语文教师齐聚在二楼少先队室进行评课议课和教学困惑的探讨。
陈老师执教的是四上语文第五单元《麻雀》,紧紧扣住单元要素,把一件事情写完整展开,目标清晰明确。在教学开始,陈老师就屠格涅夫的资料导入课文。抓住了小说中的主要角色“小麻雀”“猎狗”“老麻雀”“猎人”,他们之间谁强谁弱,这个矛盾点而展开探讨。学生讨论激烈,观点鲜明,给学生以自主学习的空间,鼓励他们自主探究,潜心感受老麻雀无畏的可贵精神。
王老师执教的课文是一上语文第四单元《小小的船》,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课文,王老师注重情感的朗读,自由读,齐读,男女读,同时在朗读中即时点评给予反馈。更在配乐朗读中抒发了学生的情感体会。
王老师还注重方法指导,紧紧地联系生活实际,例如在教学“尖”的时候,想一想生活里的尖锐的东西,发现是一头大一头小组成的。一年级学生注重习惯养成,怎样拿书,读书写字,一系列的口令,都一一落实到位。使课堂秩序井然。
下午全体语文教师对于上午的两节课进行了探讨,并认为陈老师和王老师的课值得大家学习。陈老师和王老师也提供了自己的教学思路:陈老师说自己紧扣单元要素,让学生在“猎狗和老麻雀”谁强谁弱这个矛盾中抓住角色的神态动作,体悟浓浓的“爱”。王老师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年段特点,通过反复朗读,从师范读到生配乐朗读,一步步地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试着读。也体现了学生是主体,教师为主导。
周娟老师认为,陈老师的课,凸显了“学法”的指导,例如“挓挲”这个词语在句子中进行理解。孙娟老师认为王老师的课,注重评价反馈,联系生活实际,生字的教学更是图文结合,讲解透彻。
在此次教研活动中,每一位老师都有自己的收获与思考,同时也为我们的教学工作积蓄前行的力量。在教学教研的路上,庆小每一位老师都会携手前行!
(二)教学设计片段展示
课题:麻雀
一、“篇章页”导入,明晰学习目标
1.“我手写我心,彩笔绘生活。”用自己的手中笔,来写下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抒发自己的内心情感。
了解作者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的。写一件事,把事情写清楚。
二、初读铺“面”,激活情感体验
1.板书课题
2.了解作者
3.初读课文,激活情感体验
三、细读理“脉”,厘清前因后果
1.找出课文中的主要角色
2.围绕主要角色,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四、精读入“境”,感悟人物形象
1.给主要角色按照从弱到强排序
2.抓住呆呆地、无可奈何感知小麻雀的弱小。
3.抓住一系列动作体会猎狗的凶恶。
4.走进老麻雀,感知它的勇敢、无畏
五、总结明“道”,迁移运用写法
1.总结明“道”
2.迁移运用写法
小麻雀和老麻雀脱险了!请发挥想象,用一两句话写清楚小麻雀或老麻雀的兴奋、激动。
3.推荐阅读屠格涅夫的《猎人日记》
课题:小小的船
一、揭题激趣
1.【出示图片】大家看,这就是一只小船。
2.生活中,你见过哪些船呢?
3.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与船有关的儿歌,一起读读课题:小小的船
二、整体感知
1.这首儿歌里讲的船,可是一只很特别的船,听老师读儿歌。
2.小朋友们听得很认真,请你们自己来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可以读读拼音。
3.读了儿歌,你一定知道了这首儿歌里说的船指的是什么呀?
三、品读感悟
1.它还有一个可爱的名字叫月儿,板书月儿。谁来读读这个词语。同学们仔细看,“月”这个字多么像弯弯的月牙啊!
2.一个晴朗的夜晚,一个小姑娘坐在草地上,抬头望着晴朗的夜空,她看见天空中的月儿是什么样子的呢?
出示: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
预设一:弯弯的
①弯弯的月儿是什么样子的?举起你的小手一起来比划比划吧!
②弯弯的月儿就像小朋友笑开的嘴角,谁来读读这个词?【出示词卡 弯弯的】
③指导叠词的读法。
预设二:小小的
①月儿离我们很远很远,所以看上去是那么小,小得可爱!
②你们瞧,两个“小”字连在一起,是说月儿怎么样?(特别小,非常小,一点点小。)
③指导叠词的读法。
预设三:两头尖
①哪一个同学愿意上黑板指一指,哪里是月儿的两头呢?
②月儿两头尖,瞧,月儿的一头小小的,往下看一看,月儿的肚子越来越大,像这样上面小小的,下面大大的就是——“尖”。
③你还知道哪些东西是尖的?出示图片。总结:像这样上面小下面大的就是尖。
3.小姑娘坐在草地上,看见天上的月儿弯弯的、小小的、两头尖,真像一只小小的船呀,一只小小的月亮船呢!
齐读: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两头尖。
4.看着看着,大家猜猜看,这时小姑娘最想做什么?
5.小姑娘坐在月亮船里看见了什么?谁来读一读?
出示: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预设一:闪闪的星星
①“闪”字外面是个“门字框”,里面是个“人”字,门里有个人,一闪而过就看不见了。
②星星一闪一闪的是什么样子的? 星星在夜空中闪烁着,一会儿亮,一会儿又不亮了,忽明忽暗的。
③谁来做一个“闪闪”的动作?天上的星星可有千千万万颗呢,同学们一起来,举起你们的小手做一颗夜空中最闪亮的星星吧!
④这些闪闪的星星像什么?闪闪的星星像一颗颗钻石。星星一闪一闪的,好像冲着我们眨眼睛呢!
⑤指导叠词朗读。
预设二:蓝蓝的天
①白天,晴朗的天空是瓦蓝瓦蓝的,到了夜晚,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变成一片深深的蓝。【出示 夜空图】
②指导叠词朗读。蓝蓝的天空一望无边,真美啊!
6.让我们一起划着月亮船到天上四处去看看吧!举起你的小手,搭在眼睛上向远处眺望,这个动作就是“看”。瞧,“看”这个字,上面是个“手”字,下面是个“目”字。小朋友,站起来,四处看一看,你都看见了什么?
7.齐读。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8.出示图片,小姑娘看到了闪闪的星星和蓝蓝的天,两个字叠用在一起写出了星星的可爱,天空的美丽,你们会用这样的词语吗?瞧,你看到了什么?依次出示图片。除了这些你还会说一说其他的吗?
9.小姑娘坐在地上,看到天上的月儿是弯弯的、小小的;小姑娘坐在月亮船里,看到星星是闪闪的,天空是蓝蓝的。多么美丽的夜空,多么有趣的小诗啊!配乐朗读。
四、指导写字
1.儿歌读得好,生字都认识了吗?摘星星读生字。
【出示生字】 的 船 两 头 在 里 看见 闪 星 月 儿 头 里
2.学习生字“月”。
仔细观察,“月”字多像弯弯的月儿啊!
认识新笔画:横折钩 指导笔画写法:注意折角要有力,勾画向左轻轻挑。
示范。书空笔顺。正姿、写字,描一个写一个。写字前先看看图上的小朋友。点评。
3.学习生字“儿”。
瞧,这个小朋友大大的脑袋,小小的身子,是个小小婴儿呢!
认识新笔画:竖弯钩 指导笔画写法:竖画直,弯处要圆,好像抱着一个小球,横画平,钩画向右,钩尖朝上。
横折钩和竖弯钩的对比。示范。书空笔顺。正姿、写字。点评。
(三)听课反思
听课反思1
今天上午第一、二节课,分别听了由陈琴主任和王丽老师执教的课。让我受益匪浅,都非常值得我去学习和揣摩。
陈主任执教的《麻雀》,整个教学环节让我觉得很扎实。第一,陈主任分为三部分让学生去读,根据段意划分每部分的内容,这样可以让学生了解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叙述的,更好地理解课文和表达方式。第二,利用板书梳理课文内容,让学生清楚地理解整件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巧妙突破难点。第三,抓重点句子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以读体情、以情激情。还进行了写法指导,整节课,陈主任都在适时地引导,恰当的点拨,师生讨论交流体现了课堂的和谐。
王老师执教的《小小的船》,王老师整节课都用儿童化的语言,评价语非常丰富。有很多亮点值得我学习:从导入开始,联系生活,从生活情境入手,让学生很快融入新课的学习。其次,每一个环节都围绕一个问题进行,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把识字、解词、读句、学文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感受星空的美感。比如在说到“闪闪的星星像什么?”的时候,有学生回答:“像我们的小眼睛,在微笑着。”一下感觉整个画面都在我的脑海里,我觉得这是非常值得我去借鉴的,能够引导学生去表达。在学习正字的时候,加上了动作去理解,效果很好。朗读过程中,抓住短句“弯弯的”、“小小的”等,让学生感受第一个字重读,第二个字轻读,“的”读的轻而快。刚开始老师领着学生感受,读过一个后,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试着读。也体现了学生是主体,教师为主导。
两位老师的课都给我了很大的启发,让我感受了低年级和中高年级课堂是不同的状态,在我以后上课时也会多加关注学生,多备学情。
听课反思2
今天聆听了陈琴老师和王丽老师的语文课,让我受益匪浅,更让作为新教师的我深切感受到了我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陈琴老师执教的是四年级课文《麻雀》,整个课堂组织有序,思路清晰。陈琴老师能够始终把学生放在首位,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作为主导逐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陈琴老师由开始时强调作者屠格涅夫的美称激发了学生对课文的探知欲,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四个主要角色感知课文脉络,梳理故事情节。在这基础上又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结合关键词句去体会各个角色在不同情境下的心情,并且去分析他们行为背后的原因。在这一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够自然的被教师带动起来,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思考问题,整堂课自然也就充满了思维碰撞的火花。在课堂的最后也能够预留时间让学生运用本堂课学习的写作方法,从人物的动作、神态等方面去展开描写,巩固了学习内容。
王丽老师执教的是一年级课文《小小的船》,这是一篇短小精美的课文,充满了童趣和想象,很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发展水平。王丽老师的教学语言亲切自然,抓住了一年级学生的特点,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思维积极。王丽老师由月儿引出了“弯弯的”,教学时重点抓住了朗读,指导学生朗读时“第一个字重,第二个字轻,第三个字又短又轻”,通过指导后的朗读明显得到了改善。在生字的学习上,王丽老师也有非常巧妙的设计,教学“尖”时告诉学生“一头小一头大”就叫“尖”,既能让学生理解什么叫尖,也能让学生记住生字。在教学“闪闪的”时,也运用了“人一闪而过就不见了”这种形象的语言以及动作来理解“闪”的意思。生动有趣的课堂牢牢抓住了学生的心,使课堂效率更高效。
两位老师的课堂各有风格,但都充满了语文味道,都能贴合学生实际,都能让学生在课堂有充足的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也要努力学习两位老师课堂的精妙之处,提升我的教学能力。
下一篇:体育组第一次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