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组第三次教研活动
发布时间:2020/6/24 16:14:12 作者:陈汝山 浏览量:859
综合组第三次教研
一、活动主题
美丽的盘子
二、活动方案
活动时间:6月24日
活动地点:一(5)班
授课人:姚雪
参加人:全体综合教师
研讨时间:6月24日中午12:20
三、研讨记录
四、过程性材料
(一)活动报道
6月24日,庆兴路小学综合组展开了第三次公开课,共有八位老师参加,分别来自音乐、美术、科学、体育学科,整场活动分为两个部分:首先是姚雪老师上午在一(5)班执教的示范课《美丽的盘子》;然后是课后进行的研讨。
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是:美丽的盘子。从整体上看,本课无论是教学内容、教学设计还是组织形式都体现了很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各种能力,课堂开放而富有活力。应该说,这是一堂学生感兴趣的美术课,是一堂很有创意的美术课,让人感到耳目一新。
本节课的亮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前准备充分,教学态度认真
如果说教学思想决定着教学行为的方向,那么教学态度就决定着教学行为的努力程度。听课的老师们都感受到了姚老师的教学态度非常严谨认真。一是课前准备充分。教具齐全、课件精美、教案熟练,二是课堂表现沉着思路清晰。三是目标明确、重难点把握得当,课堂结构合理,课堂练习先易后难,先个体后合作,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等,这些说明姚老师在课外下了不少的功夫。
二、良好的素养
姚老师教态自然,语言清晰,语言表述准确,尤其是评价语言简洁而富有亲和力。操作演示熟练:画、剪、贴、装饰。
三、评价、展示优秀作业
美术课的评价起着至关重要的激励的作用,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激情、自信,关系到学生自身人格的健康成长。评价的出发点是让“教”变成有利于学生的“学”,为学生创设有利于学习的环境以及引导学生自主地学习。这一环节姚老师做得特别好,她在巡回指导过程中及时地对学生的一些好的做法和优点进行表扬、展示。这节课给我带来了全新的感受。
本次综合学科教研活动是本学期的第三次,大家都很重视,利用这样的教研活动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希望综合学科的老师再接再厉,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
二、教案
课题: 美丽的盘子 主备人:姚雪 | |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欣赏各种盘子,了解有关盘子的历史文化、种类、形状、制作材料,感受盘子装饰纹样的艺术美。 2、选择适合纸盘形状的图案,采用多种方式装饰盘子,培养学生大胆设计、动手制作的能力。 3、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善于发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现能力和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 |
教学重点: 学会欣赏盘子的装饰图案,主动探索,尝试表现,掌握运用多种手段来表现,激发制作欲望和对美的追求。 | |
教学难点:如何根据盘子的外形,用多种方法巧妙装饰盘子,拓展学生的表现手段和创新能力。 | |
课前准备: 纸盘、勾线笔、水彩笔 | |
课时安排: 1 | |
教 学 过 程 | 二次复备 |
一、设疑激趣 导入新课 老师觉得我们美术教室太空了,想装饰我们的教室,师提问:装饰我们的教室,同学们有什么方案?生:盘子。 师:用盘子怎么装饰呢?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出示图片),老师在市场上挑选了半天,有这两种盘子,你们觉得哪种好看?为什么?老师啊觉得还不够丰富,请同学们当设计师绘制美丽的盘子。 揭题《美丽的盘子》 二、导入新课 1.欣赏 了解 (1)同学们你们知道美丽的盘子有什么用途吗? (2)古代盘子:老师为了帮助大家设计出美丽的盘子,先带大家去了解古代盘子。小小的盘子里面的学问可多了,看,六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知道用一些图案来装饰盘子了。盘子上画了什么?(人面鱼纹盘)猜猜看它是用什么材料做的?(用陶土做的叫陶盘)。这是清代的瓷盘,做工精细,看看上面的花纹是什么颜色?对,它是用一种花青色来绘制的,叫做青花盘。 提问:这些古老的盘子是什么形状的?分别是用什么材质做的?盘子上都画了些什么? (3)现代盘子 ①欣赏各种形状的盘子 设计家们发挥了其聪明才智,将传统的圆盘设计成各种形状,主要有: 抽象形——圆形盘、方形盘、三角形盘等。 具象形——叶子形盘、爱心形盘、花朵形盘、卡通形盘等。 ②欣赏各种材质的盘子 现在,盘子的材质种类越来越多,如纸盘、水晶盘、柳编盘、塑料盘等,它们色彩丰富、明亮。 设计意图:学生欣赏了不同时期的盘子,了解到盘子的文化及不同材质、形状、图案等,感受到了盘子不同的艺术美,为学生的后继学习带来了不竭动力。 2.思考 交流 (1)方法分类 出示盘子绘画方法,学生整体观察。 师提问:同学们,找出什么规律了嘛? 总结:点、线、面法;整体图案法、中心图案+花边法。 3.游戏 体验 黑板上出示圆形和方形盘子,请学生上台用点和线装饰盘子。出示图片,同图异构。 师总结:小小盘子大世界,花纹形状要适宜。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分类,学生初步掌握图案的分布规律,因规律不同,形成对称、均衡两类,感知设计图案的方法。在同图异构中,学生感受到选择图案与盘子形状的协调性、审美性,初步渗透美学观念。 4.欣赏 比较 老师为了大家能成为更好的设计师,今天还带来了其他小朋友们的作品,我们一起来看看,说说你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盘面图案可以是几何形、人物、动物、植物、器具等,形状以圆形为主,也可以画其它的形状。 5.教师示范 6.实践体验 同学们想不想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美丽盘子呢?下面让我们一起动手来设计制作自己的小盘子吧! 设计意图:欣赏同龄人的作品,会让学生产生更多的共鸣。从他人的作品里,你学到了什么?看出了哪些不同的地方?这些问题是引导学生比较装饰图案的表现方法,单独的图案、图案加花边、根据盘子的外形进行想象。学生们在此方法的引导下,下面自己装饰盘子时就能够做到有的放矢,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灵感。 7.展示评价 1. 学生展示自己的盘子。 2. 说一说,对自己设计制作的盘子满意吗? 3. 找一找,你觉得还喜欢哪些盘子的设计和制作。 教师最后对学生作品进行点评性评述。 设计意图:将装饰好的各种美丽的盘子在课堂上进行展示欣赏,鼓励学生大胆地评述作品,提出改进方案。特别是对其他同学作品提出改进意见,进一步开拓思维,共享成功的喜悦。 三、课堂小结 大家设计的盘子,老师非常满意,让我们一起好好装饰我们的美术教室吧! 四、课外拓展 盘子还有很多的装饰方法,如彩泥、彩纸及废旧材料等,接下来一起欣赏这些美丽的盘子,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把你的新设计创作出来 |
|
板书设计 美丽的盘子 盘边 点、线、面 范画 盘心 整体图案法 中心图案+花边
| |
五、 教学反思
《美丽的盘子》教学反思
姚雪
本课是苏少版教材一年级下册第五课,本课旨在让学生欣赏美丽的盘子,并学会简单的方法装饰盘子。在前期我尝试不统一盘子,学生自由创作盘子形状、图案等,学生似乎没有老师去提供盘子那么有兴趣,所以在上课前决定提供纸盘子,吸引学生兴趣。在教学重难点上,专业化术语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难以理解,所以加大了图片欣赏和术语简化,使孩子们能懂得字面意思的同时也能从图片中思考总结出来。课程中也缺乏学生上台互动,在老师示范过程中,我提前将画好的画分步骤展示在课件上,没有直接在黑板上绘画,学生缺乏直观感受,这是后期需要改善的。
感谢综合组的伙伴们给予的意见和建议,虽然学科不同,但是教学活动本身有内在联系,可以相互学习。在后面的教学中,努力思考和改善问题。
吴凯听课反思
本课内容丰富,涉及绘画、手工等多方面,以生活中最常见的盘子为基础,向学生展示了古今中外各式各样的陶盘、瓷盘、玻璃盘,水晶盘等艺术品,使学生了解到盘子这一生活用品,通过装扮、描绘变成美丽的艺术品。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到盘子的简单历史,制作盘子的各种材料以及盘子的不同形状等,掌握在盘子上绘画的技巧,把大自然中的美丽景色和生活中观察到的美通过自己的作品展示出来,使学生学会自己动手装饰美化生活,提高手工制作技能和审美能力,丰富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构思设计时,这节课定位为绘画设计的课。这一学习领域的活动方式既强调创意的形式,又注意活动的目的。因此,在带领学生了解了盘子的种类、历史、特点等内容之后,着重突破本课的重难点:装饰图案要适合盘子的形状。该如何画美丽的盘子,主要从盘子的绘画内容上来进行深入,比如:引导学生确定动物、人物、花卉、故事情节等。从装饰的范围到绘画的内容,都进行了全面的指导,学生也通过欣赏图片,自己动手制作,从而制作出了较为漂亮的盘子。听完这节课,对我有很大启发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