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兴路小学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语文教研组第五次活动
发布时间:2019/12/20 15:26:55 作者:薛帆帆 浏览量:1235
一、活动主题
《雪地里的小画家》同课异构
二、活动方案
活动时间:12月19日
活动地点:一(3)班和一(4)班
授课人:尹波 庞倩
参加人:全体语文老师
研讨时间:12月19日下午3:30
三、研讨记录
四、过程性材料
(一)活动报道
12月19日上午,庆兴路小学语文教研组迎来了第五次集体教研活动。活动分为两个部分。首先,上午第一节、第二节课全体语文老师分别到一(4)班和一(3)班听尹波老师及庞倩老师同课异构执教《雪地里的小画家》。接着下午3点半到少先队室进行研讨。
《雪地里的小画家》是一篇富有童趣的科普儿歌。课文共六句话,描写了雪地里一群“小画家”你蹦我跳,尽情“作画”的欢快场面。第一句“下雪啦”反复出现,表现了小动物兴奋喜悦的心情。第二、三、四句用拟人、比喻等手法,描绘了四种小动物的足迹印在雪地里的不同形状。最后以设问结尾,巧妙地融入了青蛙冬眠的科学知识。尹老师和庞老师都准确地抓住了教学重难点,引导孩子们把小动物的足迹和雪地上的“竹叶、梅花、枫叶、月牙”联系起来,有利于学生激活生活经验,了解动物不同的羊毛及青蛙冬眠的习性。
下午在少先队室的研讨中,两位执教老师先发言梳理了自己的教学流程和设计意图,进行了教学反思;随后每位听课老师都畅所欲言,对两位教师的优缺点进行了点评。直言不讳为的是发现真正的问题、得到真正的改善。希望以后每位教师都能更上一层楼!
(二)活动图片
(三)教案
庞倩教案:
课题 | 12、雪地里的小画家 | 年级 | 一年级 |
课时 | 第一课时 | 备课人 | 庞倩 |
教学目标 | 1、认识10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词的意思。读准多音字“着”的读音。 2、掌握1个新笔画。正确书写5个生字。 3、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背诵。知道小动物脚印的不同形状以及青蛙冬眠的特点。 | ||
教学重难点 | 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背诵。知道小动物脚印的不同形状以及青蛙冬眠的特点。 | ||
教学过程 | 一、激趣揭题 三、细读品悟 1.小画家们画了什么呢?请一位同学来读第三句,其他同学边听边用圆圈圈出小动物们画了什么。 2.四位画家都在雪地上画了什么? (1)小鸡画竹叶。 ①贴竹叶图和词语“竹叶”。(手指竹叶图和“竹”字)仔细看图和字,像不像?谁来指一指哪里像?教师范写,边写边说:一撇一横加一竖,就像一片小竹叶,左低右稍高,竖钩要注意。 ②你能在雪地上找出小鸡画的图案吗?学生上台指,在黑板上贴小鸡脚印图。请你来读读。(学生读句子“小鸡画竹叶”) (2)小狗画梅花 ①贴梅花图和词语“梅花”。梅花多漂亮啊,谁来读好这个词?指名读“梅花”。 ②你能在雪地上找出小狗画的图案吗?学生上台指,在黑板上贴小狗脚印图。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全班齐读“小狗画梅花”) (3)小鸭画枫叶。 ①贴枫叶图和词语“枫叶”。看着枫叶图,能读好“枫叶”这个词语吗?学生读词。 ②你能在雪地上找出小鸭画的图案吗?学生上台指,在黑板上贴小狗脚印图,请你读读。(学生读句子“小鸭画枫叶”) (4)小马画月牙。 ①贴月牙图和词语“月牙”。“月牙”指的是细细弯弯的月亮。这么可爱的月牙,谁来读一读? ②你能在雪地上找出小马画的图案吗?指名上台指,在黑板上贴小马脚印图。 3.小画家们画得可真漂亮啊!请四位同学一人读一幅画。(出示第三句)指名读,全班齐读。 4.小画家们不仅画得很漂亮,而且他们“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一幅画”。(出示第四句)这么了不起,谁来读好第四句夸夸他们? 5.不用颜料不用笔,那他们是怎么画出来的呢? (1)先请同桌的两位同学讨论一下,然后说给全班同学听。(学生讨论交流) (2)你们真聪明,他们是用脚掌画出来的。(出示小鸡、小狗、小鸭、小马脚掌图)看看小动物脚掌的样子,是不是和他们画的画一样啊?(学生观察) (3)小动物的脚掌各不相同,所以画的画也不同。小动物们不用颜料不用笔,走上几步轻轻松松就能画出一幅画,多么有趣啊!让我们把4个句子连起来读一读。 四、指导写字 1.小画家们不仅在雪地上画了画,还写了一些课文中的生字考考你。(出示生字“群、竹、牙、几、步”,学生开火车认读) 2.指导写字:几、竹。 (1)(出示:几)认读。先教学新笔画:横折弯钩,教师范写,边写边说:先写横再向斜下写竖,弯圆,底平,勾小。再范写“几”,边写边说:竖撇先直再撇,横短折斜下,弯圆,底平,勾小。 (2)(出示:竹)教师范写,边写边说:一撤一横加一竖,就像一片小竹叶,左低右稍高,竖钩要注意。 3.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视,学生写完后,及时点评反馈,以鼓励为主。
|
尹波教案:
课 题 | 课文12雪地里的小画家 | 年 级 | 一年级 |
课 时 | 第一课时 | 备 课 人 | 尹波 |
教材分析 (重点、难点) | 《雪地里的小画家》是一篇充满童趣的科普儿歌,课文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通过描绘四种小动物在雪地里的脚印,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动物的不同样貌。文章以设问结尾,巧妙地介绍了青蛙冬眠的科学知识。 教学重难点: 1.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知道小动物脚印的不同形状以及青蛙冬眠的特点。 2.识字写字。 | ||
教学目标 | 1.初步学会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知道小鸡、小狗、小鸭、小马四种动物脚印的不同。 3.随文识字,在文本的情景中认识“群”“竹”“步”“马”,学会本课的11个生字,指导在田字格中端正地书写生字“竹”“马”“用”。 | ||
教学过程 | 一、解题激趣 1.揭题导入。 今天的这节课,赵老师会带你们去认识一些不一样的小画家。 【板书】雪地里的小画家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他们呀,都去雪地里画画啦!听老师读读课文。 2.同学们听得很认真,自己来读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可以问问同桌。 3.你一定知道雪地里来了哪些小画家呢? 三、随文识字,精读课文 (一)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 1.这群小画家们在雪地里画了什么?谁来读 2.分句学习第三句话: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 (二)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一幅画。 1.引读:不用颜料不用笔,——(引读)几步就成一幅画。 2.【出示生字 步】看,“步”是个生字,读一读,——步,再读——步。两只脚一前一后在走路,就是“步”。 指导朗读:小动物们在雪地里走上几步就成了一幅画,谁能读好这句话? 3.老师这里有小画家们的脚印画,混在一起,谁愿意上来贴一贴?【学生贴图脚印图】 4.小画家们画得这么好,小朋友们一定能读得更好,连起来读读——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一幅画。 (三)青蛙为什么没参加?他在洞里睡着啦。 1.青蛙为什么没参加? 出示:青蛙为什么没参加?他在洞里睡着啦 2.他在洞里睡着啦。出示词卡【睡着啦】轻轻读,睡着啦。 四、总结回顾 1.课文读得好,生字都认识了吗?生字藏在小动物的脚印里,看一看。 出示:群 竹 牙 用 几 步 为 参 加 洞 着 马 用 五、写字指导 1.竹:看,这是竹 图片 对照图上的小朋友,检查执笔姿势和坐姿。反馈。 2.马:看,这是马 巡视提醒:保持写字姿势不变形。反馈。 3.看图猜字:看,这是什么?(水桶) 指导要点:水桶可以装水,真有用! 巡视:保持写字姿势不变形。反馈。 | ||
板书设计 | 雪地里的小画家 小鸡 竹叶 小狗 梅花 小鸭 枫叶 小马 月牙 | ||
教学资源 (课件、教具) | 课件、板贴、图片贴纸(小鸡、小鸭、小狗、小马) |
四:教学反思:
尹波教学反思:
庞倩教学反思:
薛帆帆听课反思:
今天尹校和庞倩同课异构《雪地里的小画家》,尹校的板贴非常多样,吸引孩子。课堂四十分钟都是笑容满面。就像温柔的妈妈一样循循善诱。尹校抓住雪地里来了哪些小画家?留下了哪些脚印?串起了整节课进行随文识字。字的颜色也别出心裁,比如竹的最后竖勾用绿色的笔写。梅和枫的右边用红色的笔写等等。这样汉字能够和物体的颜色相呼应,孩子们也更容易记住字形。一节课下来孩子们愉快地记住了课文内容还有难学的生字。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常常板着脸上课,要多学学尹校的教态,还有一节课要用一个大问题作为主线教学,这样才能更好地落实一课一得。庞倩老师的课非常注重生字词的教学,稍微忽略了整篇课文的童趣。庞老师的板书跟印刷体一样工整美观。基本功让人佩服。今后教学中,教师将把每一堂课都当作是磨练,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做好课堂上的认真对待,做好课后的及时反思,让自己每天进步一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