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进入南京市江宁区谷里庆兴路小学!
当前位置:教师发展>>教师博客>> 列表
第十二周博文---贾俊

发布时间:2018/5/17 15:28:54 作者:贾俊 浏览量:2400

“生态结构化课堂的实践与探索”--土桥小学数学教研活动反思

要说教师如何与时俱新,跟的上时代发展而不断进步,那其中的一条学习之路就是:教研活动。2018年5月16日,我有幸去参加了一场由教研室组织,在土桥中心小学办的以“生态结构化课堂的实践与探索”为主题的数学教研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共三个环节,分别为:教学展示;学校介绍,以及教研员评价。

今天我重点讲解一下教学展示环节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

第一节课,我欣赏了王娟老师带来的五年级“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法”这一课,老师从以前学习的长方形正方形等规则图形面积导入,再出示可以采用数格子方式的对称图形求面积,最后出示一个不规则的图形,从而引出课题,过渡十分的自然,也是很有层次,有结构化。再在后来的活动环节,王老师采用小组合作的方法,共同探讨研究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方式方法。王老师一度在与学生的发言中和交流中进行思想碰撞,十分精彩。而整节课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王老师语言的精炼性,一点都不拖泥带水,很干净,值得我去学习。

 第二节课欣赏的是成航老师带来的“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成老师先从草丛中走的路和砖块路形成的三角形导入,并提问“为什么人们会走这条土路呢?”从而引出本节课。而在本节课刚开始,成老师还带着孩子们复习了三角形构成的条件,并且做了几个习题进行强化。后自然的过渡到动手活动环节。一起小组合作,拿出三根小棒进行拼接,看是否能够连成一个三角形,再进行探讨交流。不能拼出的小组选出代表,进行演示过程,并边说明具体原因。学生表述环节十分精彩,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纵看这两节课有两个共同之处:第一,老师们都采用了基于移动平台的ipad移动教学工具。我觉得将互联网电子科技产品运用到我们的教学中还是挺高端的,即ipad就像电脑,方便快捷。且在作品展示环节,可以直接利用ipad的摄像头进行实时采集和讲解。第二个就是在每节课最后总结收获的环节,都会让孩子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来描述本节课所学。结构清晰,思维可视性强

本次来土桥中心小学收获颇多,学习的路,还是要一步一个脚印,慢慢走下去。

                                           二〇一八年五月十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