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第六周博文——吴天生
发布时间:2019/4/1 9:53:32 作者:吴天生 浏览量:1253
听课反思
江宁区谷里庆兴路小学 吴天生
周三下午实小的师傅团队,不辞辛苦,第二次来我们庆小指导我们上课。
下午第一节课实验小学的老师们和我校全体数学教师一起听了贾俊老师的《认识角》一课,贾老师为了这一节课精心准备了很久。整节课思路清晰,条理清楚,围绕“指角,认角,摸角,比角,折角”展开,环环相扣,层层递进。贾老师特别注重规范教学,指导孩子们规范摸角,规范画角,让孩子们对数学上的角和生活中的角有所区分。根据二年级的学情,为了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贾老师亲自制作了两节微课在课堂上播放,形式新颖,效果特别好。
第二节课我们一起听了一年级金西子老师的课——《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不进位)》。金老师认识到这节课的重要性,目标定位在使学生经历探究两位数加整十数以及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算法的过程,理解几个十和几个十相加、几个一和几个一相加,从而能正确口算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在探究新知这一块,金老师引导学生借用小棒、计数器操作、探究、交流,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物化活动,用小棒摆一摆,计数器拨一拨,金老师能结合教学内容,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一节课完全顺其自然地进行,并没有刻意追求和过分强求。让学生在轻松自然中不知不觉地学会了知识,思考了问题,整节课都围绕学生来进行,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学数学、用数学的思想。
两节课后在少先队活动室实验小学的师傅团队对下午两节课进行了评课指导。四位老师给了我们很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首先,要让孩子想学而不是教孩子学,比如比较两个角,一开始凭肉眼很容易看出来两角大小,接着两个角大小看起来差不多很接近,孩子们就有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这时候提出用重叠法来比较角大小,因为需要孩子们会听得很专注。其次,数学课中操作探索要遵循孩子们的想法,而不是教师强硬硬性要求操作,比如用计数器和小棒操作来探究两位数加整十数,可以让孩子们选择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探究,而不是先要求用小棒,再要求用计数器。最后,低年级的孩子要多让孩子们说,说的不好的教师指导引导着说,说规范,说完整。
经过这次实小师傅们的指导,我对低年级数学教学有了方向,也有了信心,期待下一次的学习。
二Ο一九年四月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