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进入南京市江宁区谷里庆兴路小学!
当前位置:课程教学>>教学常规>> 列表
立足课堂 教研融合

发布时间:2019/3/1 16:14:17 作者:李涵 浏览量:1184

江宁区庆兴路小学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教科研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贯彻江宁区教育局、江宁区教科研所相关文件的指导精神,以上级部门的工作要求为统领,以“亲情和谐创新”为教育追求,以“提高教育质量”为主线,以“课”为中心重点立足于“课题”与“课堂”,坚持“科研引领课改,科研与教研融合,科研服务于质量”的工作理念,关注前沿、优化理念、创新方法、扎实过程,运用针对性科研方法,规范有序、求真务实、追求高效地开展各项工作,为教师发展、学生成长、学校进步导好路、引好航、服好务。

二、工作目标

立足于“课堂”与“课题”,从学校的具体实际情况出发,坚持科研与教学不分家的工作原则

1、完善业务学习和教研组活动制度,加强常规检查,通过业务学习、理论学习、校本培训,更新观念,切实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业务素质和实际教学能力。

2、本学期结合校本培训,抓好抓实教师个人备课和集体备课,落实科学备课,有效备课,为优化课堂教学做铺垫。

3、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科研活动,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和实际教学能力,为教师提供展示提升的平台,进一步推动学校的教科研工作。

4加强对已经立项课题的管理与调控,关注课题研究过程,抓落实,求实效,切实掌控课题研究动态。继续组织教师做好各项课题的申报及结题工作。

三、工作措施

(一)扎实有效地开展课题研究工作

1、加强课题组的研究活动。各课题组老师围绕研究课题进行研究,组织相应的教育教学研究活动,同时制订详细、具体、可行的实施计划。每次活动要有明确的主题,要精心准备,要认真评议、研讨,要做好记录等资料收集。积极做好各项材料的收集工作,定期举行课题研究活动,组内的教研活动、评优质课活动均可围绕组内研究课题开展。研究课题选准了,就能实现从一个侧面打开突破口,切实提高教师素质、学生素质,发挥以点带面的作用,促进师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开展研究活动要坚决杜绝形式主义。

2、规范课题研究的操作过程管理。课题研究力戒两头热中间冷,即开题结题热热闹闹,研究过程冷冷清清,加强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尤为重要。学校教育科研必须根植于实践,始终不能脱离实践经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要强调经验的可操作性,避免追求抽象、空洞的理论。强调实践的针对性,真正解决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要强调通过实例解剖和案例分析等反思自己的研究行为,要将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研究中存在问题的讨论融入具体化、情境化的活动中,加强过程研究,提高研究效果。

3、强化已有课题研究成果的全面推广教育科研只有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教学行为,才能显示出生命活力,最终实现教科研的大众化。在工作中我们要注重抓好课题成果的总结推广工作。

4、进一步完善科研工作制度。完善的工作制度是开展工作的有力保障,是提高广大教师开展科研工作的积极性,进一步推动我校教育科研工作全面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重要条件,本学期将进一完善的教育科研的评比制度、教育科研工作制度、教育科研档案管理制度。对广大教师提出明确的工作要求,加大课题研究和管理的力度,对成绩突出,有突出贡献的教师实施奖励。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1.重视教师的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研讨活动,切实提高各级各类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提升其服务意识和工作能力。

2.进一步完善校级骨干教师评选制度,建设校级骨干教师团队,不断完善我校的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工作。

3.扎实做好各学科教研组的教研活动工作,营造学习气氛,采用自学与组织学习相结合,课题与课例研究相结合的方式,激发教师投身教育科研的积极性、主动性。

(三)开展业务学习,提升教师专业发展。

以课改为龙头,加强学习,转变观念,努力构建学习共同体教学新模式 ,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以及教师的专业发展奠定基础。以教师培训为保证,加强交流,相互学习,努力提高我校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为学校教科研质量再上个新台阶打下坚实的基础。

1、构建“学习共同体”的课堂教学模式。围绕“学习共同体”这个主题,今年教科室将分别组织教研活动,通过名师上示范课、骨干教师开设讲座、全体老师交流研讨等形式,促使所有教师更新教研理念,不断深入课堂教学改革,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高质。

2、开展大阅读活动。本学期,我校将深入推进师生大阅读活动。为保证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制定学生读书计划、上好好书推荐课、策划读书汇报等一系列工作;为保证老师多读书、读好书,教科室将为所有教师提供阅读书目、搭建交流平台、提供读书笔记等。

(四)大力开展小课题研究,积极推广优秀研究成果。

1、指导选题。要求课题主持人要紧紧围绕“学习共同体”这一中心确定相关的小课题,这些小课题为解决学习共同体教育教学中的问题而研究,努力打造高效的教学课堂。

2、强化引领。加强培训和指导,坚持专家引领相结合,对课题方案设计、课题研究理论、中期研究检查、结题报告撰写等方面进行多方位指导。

3、优化服务。通过讲座、培训等方式向教师传授课题研究知识。

(五)继续做好教育科普工作。

教育科普工作是学校教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在教研组的具体指导下,认真完成科普知识普及工作,发动师生积极参加科技活动,促进学校科普科研工作的开展。

积极向上级教育刊物投稿、努力在或市级以上刊物上发表作品。鼓励教师积极参加论文评比,争取在刊物上发表作品,并不断反思、提高自身素质,无论是成功的经验,还是失败的教训,精心设计的一堂好课,潜心钻研的一篇好教案,自编的一道好题、富于独创的教学策略等等都可以作为作品投稿,都可以做为作品争取刊物的发表。教务处要努力拓宽渠道,为教师论文发表争取空间与机会。

工作计划:

二月

1、制定学校教科研工作计划。

2、召开教研和备课组长会议及制定各学科计划。

3、开学五认真检查及月底五认真检查。

三月

1、第一次作业批改、教案、教研活动记录检查

2、课题研讨课。

四月

1、课题研究工作汇报(学校行政会议)

2、集体备课情况检查。

五月

1、青年教师读书笔记评比。

2、青年教师素养大赛。

3、第二次作业批改、教案、教研活动记录检查。

4、开展微课题交流活动,督促青年教师完善微课题的过程性资料。

六月

1、教科研工作总结。

2、课题组工作考评。

3、期末复习。

                                                                                                                 2019年2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