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进入南京市江宁区谷里庆兴路小学!
当前位置:课程教学>> 列表
美好传承 向美而行 ——江宁区小学美术“体验式课堂”初探教研活动报道

发布时间:2022/12/16 17:40:59 作者:校管理员 浏览量:1186

美好传承 向美而行

——江宁区小学美术“体验式课堂”初探教研活动报道

美术教研旨在用生命影响生命,用灵魂影响灵魂面向人人,以美育人。为了追寻更美的美育风景,深入贯彻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12月15日下午江宁区谷里庆兴路小学承办了“美好传承向美而行”——江宁区小学美术教研活动,利用各类沉浸式技术营造“体验式课堂”。本次教研活动主要分为优质课展示与互动研讨两个环节

首先是优质课展示环节由四位优秀青年教师带来了四节别开生面的美术优质课

吴珍老师的《青花灯》一课以庆兴路小学的灯的视频形式展开,引导出课题中的灯,接着出示空白的灯笼结合展示出的青花盘,引出课题《青花灯》。接着请学生用课堂开始时展示的青花盘中的纹样摆到方形的灯面上,师生一起探究灯面设计的构图方式,利用金陵微校的游戏增强了师生的互动性以及课堂趣味性,充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沉浸式学习氛围。通过老师引导和视频提示,学生在小组合作制作灯笼活动中共同合作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本节课注重了与信息、语文等学科融合,让学生感受花纹样的传统蓝白的美感,重视课堂的趣味性和学生的审美感知。

鲍秦丽老师《印象 谷里》一课以感受纸巾拍按颜料的新颖作画方式展开,体验纸巾的肌理和颜料的轻重变化,引入谷里香草谷景点。接着通过鲍老师的微视频,学生到欣赏不同季节的谷里景点沉浸在色彩的海洋中,感受艺术、风景的熏陶。鲍老师的课程贴近学生的生活,增强了学生对自己家乡的自豪感,用纸巾拍按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课堂氛围非常活跃又用线描的方法刻画各个景点,注重画面的远近虚实和遮挡关系,课堂节奏井然有序。

姚雪老师《鱼的纹样》一课利用金陵微校制作了互动性较高的导入,以“鱼纹跃起”的视频风趣的介绍了鱼纹从石器时代到现代的变化,并利用游戏结合年年有余、鲤鱼跳龙门的寓意引出课题《鱼的纹样》,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到鱼纹样的魅力。

姚老师一步步循序渐进地示范了如何简化夸张变形鱼的外形采取小组讨论的方法让学生讨论点线面在大小虚实疏密方面的合理运用,课堂气氛热烈,学生讨论的非常激烈,继续欣赏苗族蜡染中特殊的纹样,学生以笔代刀用高光笔在蓝色的卡纸上创作。最后将作品贴到一一整个鱼的身体上,好像学生和老师一起完成了一个苗族蜡染的鱼纹布姚老师创意地将鱼纹与苗族蜡染结合在一起,营造了古色古香的课堂气氛,学生身临其境,以刀代笔好像真的在制作蓝白的苗族蜡染鱼纹布,提升了学生在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的能力。

IMG_9355

       IMG_9324

薛莲老师《青花盘》一课以欣赏素色盘子和青花盘的对比展开,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对比,发现了青花之美,初步感受到了青花的特点。薛老师从“青花的美”出发探索如何装饰才能美观,以纹样为重难点解决突破。在动手制作青花盘之前,薛老师与孩子们一起讨论构思,你想在青花盘上画什么?孩子们各抒己见。通过这一交流的环节,学生们对自己想要制作的青花盘都有了更加具体的构思,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强烈的自豪感。

e3cd8cec701d4a1975c4c2329b572d5

d9d49cf6c8c5a687061eb4b9837e314


四节课后四位执教老师进行了说课接着听课的各位老师就展示课进行教研研讨。

最后刘小康老师总结发言刘老师指出美术课堂要重视学生的艺术实践体验提高学生的审美性。刘老师还强调教师在备课时需要对课程概念仔细研究美在哪里文化性价值在哪里针对青花的“青”色,展开了对色彩的讨论,中国色彩体系是主观的:青朱黄白黑额,西方色彩是科学性的:赤橙黄绿青蓝紫。刘老师希望老师们在教学时多种研究角度发现问题,合理利用各类资源解决问题。

IMG_9363

化美启智立德树人本次美术教研活动精彩纷呈干货满满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之中庆兴路小学的美术教师将进一步更新理念利用技术改进教学带领学生发现美体验美创造美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审美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