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进入南京市江宁区谷里庆兴路小学!
当前位置:课程教学>> 列表
数学组教改专题活动

发布时间:2022/4/14 15:34:36 作者:赵园 浏览量:645

谷里庆兴路小学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

数学教研组第次活动记录

一、活动主题

培养“问题”意识,锻炼“解决”思维---数学组第次教研活动

二、活动方案

活动时间:413

活动地点:录播教室 授课教师:王昕怡

参加人:庆小全体数学教师

研讨时间:4月13日节课

三、研讨记录

1cffa9e8eb7017a401a5f65df7c6b8a

四、过程性材料

活动报道

为了响应我校教改“主问题导学”要求,促进每一位教师的专业成长,本学期,我们数学组继续扎实、深入地开展教研活动。4月13日,庆兴路小学数学组开展了“学习理论知识,合理设计教学”的教研活动。

第一节课是王昕怡老师给我们带来的观察物体》一课王老师从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到体验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学生通过实物观察,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后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创新意识。

b2c0edaa9b70181921e99c58452adf55f79bb06958874ce79b9344a4fbcbea

展示课后全组的数学老师集中评课。评课时,先由老师对执教的课进行教学设计的思路进行讲解,再由老师们围绕研究主题进行积极探讨,说出自己发现的亮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大家都能从自己的角度诚恳的说出自己的看法。这个轻松的氛围下,大家都有自己的收获。

dafeb4f97a95f514dceb3c4b007e279

这次围绕“学习理论知识,合理设计教学”的教研活动,通过本次活动,课堂上通过“主问题”的引导,把握好上课时间,使学生能有合作交流的机会,同时,也是对我们听课老师对自己今后的课堂教学该如何去设计提供了方向。

教学设计片段展示

 南京市江宁区谷里庆兴路小学备课教案设计   总备课第   课时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年级册第90~91

从前、后、左、右观察物体

 1  课时

主备教师

王昕怡

课型

新授

备课时间

202221

复备教师

教学辅助手段

多媒体课件

授课时间

2022413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实际的观察、比较,初步体会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并学会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地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2.使学生在观察物体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3.观察物体的过程中,培养观察能力、探索能力以及积极的学习情感与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地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教学难点:学会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地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教学过程

个性化复备

教学内容:

一、观看动画,引入新课

同学们,上课前老师先给大家看一个小故事,请大家边看边思考,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

盲人摸象的故事告诉我们:

观察物体时不能像盲人一样只看到一部分,就做出判断,要从不同的角度多观察,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揭题,观察物体)

二、初步感知,形成表象。

活动一:小朋友,你喜欢观察身边的事物吗?老师想请你帮忙观察教室,你准备怎样观察?

1.分别出示教室前、后两张照片。

提问:这两张照片拍的是同一间教室,为什么拍出来的两张照片不一样呢?

请仔细观察两张照片,说说为什么不一样?

小结:因为拍照的人站的位置不一样,所以拍出来的照片不一样。

提问:哪一张照片是在教室前面拍的?另一张是在教室的哪一面拍的?

2.练习:观察两幅图,判断哪一张照片是在学校外面拍的?哪一张是在学校里面拍的?

二、游戏活动,加深体验。

1、游戏:找方位

同学们,我们刚刚看到的几张图片都是从哪里拍的?前面、后面、里面、外面都属于方位,我们一年级的时候还学过那些方位呢?老师想通过一个游戏来考考大家!

方法:老师说哪个方位,学生就在哪个方位击掌三下

三、从前、后、左、右四个方位观察物体

1、自从发现自己可以从那么多角度观察物体后,小青对物体的观察越发仔细了。这天,他约了他的三个好朋友小明、小玲和小梅一起来观察他的新玩具——小猴子。

同学们,你知道这四位小朋友分别是从那一方位为小猴子拍照的吗?拍到了小猴子的那个部位呢?先在书上连一连,再告诉老师你的答案。(教师巡视完成情况)

小青是从小猴子的前面观察的,他拍到了小猴子的脸;

小玲是从小猴子的后面观察的,她拍到了小猴子的后背;

小梅是从小猴子的左面观察的,她拍到了小猴子的左脸;

小明是从小猴子的右面观察的,他拍到了小猴子的右脸。

你是怎么判断小明和小梅的方位的呢?

可以自己旋转方向与小猴一致,发现小梅在左边,所以她拍到的是左脸。

2、小游戏:说说你的前后左右都是谁?

(请人说,后面提升难度,转个方向后再次提问)

三、实践巩固,提升能力。

1.连一连:课本第90页。

学生先看图想一想日常生活中从前、后、左观察时,看到的汽车会是什么样的,再独立连一连,集体交流时说说自己的想法。如果站在另一侧,你会看到什么呢?

2.第2题

同学们,你知道这是什么吗?

刚刚老师给大家看到是四位小朋友观察到的飞机模型的样子,观察左边的图像判断它们分别是哪位小朋友看到的。

思考题:观察下面由小正方体拼成的图形,画出你所看到的图形。

四、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了物体,知道由于观察位置的不同,所看到的情况是不一样的。因此,我们要多角度的观察物体,这样才不会犯像盲人一样的错误。

五、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观察物体

方位:前、后、左、右

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物体形状不同

教学反思








(一)教学反思

从前、后、左、右观察物体教学反思

江宁区谷里庆兴路小学 王昕怡

本节课是在一年级学习过上、下、左、右、前、后等方位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四年级学习三视图的基础。教学上,我设计了“预习活动”、“课堂活动”与“思考题”,通过预习活动,引导学生从不同方位对教室进行观察,找到其中主要特征,从而进行判断。在此基础上进行课堂活动,从小猴的“前、后、左、右”四个方位进行观察,找到相应角度观察到的照片。最后,通过思考题与四年级的三视图进行衔接。

本节课目标有:

1、经历观察的过程,体验到: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通过学生的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创新意识。

本节课有如几个特点:

1、活动是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的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知识,本节课在这一点上体现得比较突出。比如,观察小猴的活动中,不是让学生单纯地站在位置上看一看、说一说,而是设计了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他们不仅获取了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获得了学习的快乐。

2、从身边出发,给学生提供了直观的、形象的学习材料,让学生自己体验观察的方法。比如,预习活动中让学生观察教室,学生从不同的位置进行观察,找到主要特征;猜猜看(美丽的学校):判断是从里面还是外面拍摄的。通过这些活动,让每个学生结合实景进行观察,找到与照片的对应点,体验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物体时,形状是不一样的。

本节课还有一些需要改正的地方:

1、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定位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对于本课时来说我的教学目标定的有些过高,本节课的难点过多,特别注重让学生自己描述观察对象的特征,这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要求较高,难以进行准确描述。其次是思考题,跨度较大,涉及到了四年级的透视图,导致部分同学出现了困难。

2、教学中的课堂组织

本节课大部分学生都是随着老师的教学在听课,但本节课在观察物体的"实践活动环节中,由于给学生的观察时间太过局限,所以同学对观察到的小猴特点把握不明确,以至于后面的课堂展示环节无法进行。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注意留给学生更多的观察时间,

3、细节设计

本节课的教学环节从整体上来说还算紧凑,但有些环节是可以更深入挖掘的,这些点需要教师在备课中自己挖掘,一节课的点不能太多,但对于教学中的重点是必须要深入挖掘的。

4、学生能力的培养

在本节课中针对难点,我是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但一节课下来,发现还是自己说的较多,给学生们“留白”的时间较少。

一节课下来,总会让自己有些收获,我相信一份收获就是一份成长,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更加努力的!

(二)听课反思

《观察物体》听课反思

徐晓秋

《观察物体》是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在本册教材中这部分是难点,它是在学生熟练掌握上下前后左右的基础上,对学生空间概念的培养本课在于让学生通过观察活动,体验站在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这节课王昕怡老师设计的整体环节是比较完整的,首先以《盲人摸象》这个故事导入,通过总结得出,看事物不能只看一部分,要从不同的位置多观察。接着让学生展示课前研究结果,观察教室里的事物,学生展示的比较好,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的出,观察物体要看主要特征,接下来就是课堂活动,让学生观察小猴,给学生直接的体验,这也是这节课最重要的一部分。

这节课优点在于整节课重难点突出,左右观察物体是相对的突出的较好,导入也很好,不仅与这节课的教学紧密联系,而且动画故事具有趣味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这里导入时间过长了,我在考虑,是否可以两个导入只选择一个来重点讲解,还有在讲解的过程中,教师语言比较琐碎,如果非要重复,可以请其他学生来复述。后面观察小猴的活动要求太长太复杂,可以稍微精简一下,做到精而准,这样有利于学生理解,或者是找一组同学先演示一下活动的要求,这样就比较直观。在观察前,要明确让学生选择一个人的角色,站在那个角色的位置进行观察,并且明确要求一组四个同学必须分别站在前后左右四个方位,今天课堂上就只出现了前后观察,没有同学站在左右两边,所以在后面旋转变换观察位置的时候,无论怎么观察都只有前后,而且在课堂中出现只有前后的时候,教师没有及时调整,这点可能也是需要我们注意的。在讲解左右的时候,可以提问:从左边看到了什么?(左脸、左耳、左手等等)这节课主要就是确定观察者、观察对象、观察方位,在方位上可能还是需要讲解的更加细致,明确是被观察对象的前后左右。

总之,这节课在各位老师的研讨中收获了很多。

观察物体 听课反思

金西子

   “观察物体”是“空间与图形”领域的教学内容,要求学生从不同方位观察简单的物体,初步把立体图形与其视图联系起来。这对于二年级的孩子而言,有一定的难度,如果把握不好容易造成学生观察的疲惫,空问观念得不到发展。因此这节课在展示的过程,要注意思维的多样性和深刻性,让学生能更好的展示与表达。今天有幸聆听并学习了我校二年级王昕怡老师的一节观察物体,就本课有几点收获与感想与大家分享:

   王老师课前准备充分,对于观察物体的主要特征有意识渗透,在铺垫导入的环节,精心设计了盲人摸象的动画和观察教室的生活情境,让学生能够很快的进入课堂。新授环节中,王老师设计了小组教学研究,学生能通过从不同角度观察,从而掌握从前后左右四个方位进行观察物体。

不过,对于本课也有一些建议与想法:首先,导入环节的观察教室和动画导入有所重复,可以选择一个作为导入环节,观察教室的主要目的是渗透观察角度,带过即可,将时间控制在五分钟左右;其次,观察环节某些环节可以处理地更加细节化,例如:准备信封将小猴的照片放入,让学生观察后找出并展示,这样可以避免学生表达不畅。最后,有老师建议可以增加练习时间,数学课堂讲练结合是关键,这样有助于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观察物体听课反思

李亚鹏

今天听了王老师教学的《观察物体》这一课,收获很多,对于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王老师整堂课让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体验到: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后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同时通过学生的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创新意识。活动是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的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知识,本节课在这一点上体现得比较突出。王老师跳出了课件和课堂的局限,决定把学生进行分组活动排列座位,整节课堂以活动为主,以实物观察和动手实践为主。把学生分成四人一组,分四个不同的方向让学生观察,并把自己观察到的形状讲给大家听,这样就产生了分歧,让无法理解的进行换位观察,通过实物观察,学生自己发现了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并积累了辨认从正面、侧面、后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的经验。本节课主要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教学。通过学生合作探究、相互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数学课商城活动课,学生感到新奇有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让学生在质疑中,让学生初步感知到站在不同的位置,看到的物体形状是不同的。然后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站在不同角度观察物体,让学生进一步体验到,站在不同的位置看物体的形状不同。发挥的学生的空间观念,让学生通过观察想象站在物体不同位置的人看的的物体形状,然后进行观察图形的判断。通过本课教学,再一次给了学生与伙伴合作、交流的机会,培养了学生学会合作、交流思维的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三)听课笔记

2e797da64307a0fef5b3d5130ba6580

6d01d40a305c3383b2b6ab7d6254f99

f683cbeefbf01fb9a49c738cd07b32ef97cb5aed952aa3ef7857232c58ad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