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论证点迷津,科研兴教谋发展——谷里庆兴路小学第十四期江宁区教研课题开题论证活动报道
发布时间:2022/10/21 11:37:56 作者:李涵 浏览量:999
开题论证点迷津,科研兴教谋发展
——谷里庆兴路小学第十四期江宁区教研课题开题论证活动报道
2022年10月21日上午9:30,江宁区中小学第十四期教研课题(小学英语组)开题论证会在翠屏山小学二楼会议室举行。参加本次开题论证会的有黄秀旺特级教师,孙勇特级教师,徐全根教研员,宫文胜特级教师,以及谷里庆兴路小学课题组参研人员赵园、顾红芹、李明珠、张宇、李佳美、苏苗6位老师。论证会由教研室黄秀旺主任主持。
会上,课题主持人赵园老师进行了《思维品质视域下提升小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开题汇报,主要从“核心概念的界定”、“已有研究评述”、“研究的目标,内容与重点”、“研究思路,过程与方法”四个方面详细地论述了思维品质视域下小学生英语写作能力提升的新要求、新思路,以及后续进一步研究的新方法。
与会专家认真听完课题组的陈述之后,就“核心概念界定的关键”、“文献综述撰写的要点”、“研究目标描述的方法”等问题进行了评析和交流,并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
徐全根教研员首先充分肯定此项课题研究工作的积极意义,指出本课题研究既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英语写作的习惯和方法,也有利于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课题要成为青年教师发展的抓手,以课题促发展。同时,徐老师针对课题给出建议:研究背景部分里有一定的重叠,可以进行删减;研究现状可精简,加强客观性;研究的一级成果要进行针对性的表述和概括,将具体的研究者和引用的论文标题呈现在本部分之中,更加直观地将这一方向的突出成果展现出来。
宫文胜特级教师肯定了庆兴路小学课题组扎实的文献研究以及明确的分工,指出本课题与思维品质密切相关,因此对于“思维”也要进行明确的定义和综述。建议将思维品质的灵活性、敏捷性、批判性、深刻性和创新性分别按照不同的年级进行重点培养和引导,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思维发展规律,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对于思维的分层研究需要细致分类,重点突出,细化每一个层次的思维特点,从而更加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孙勇特级教师称赞本课题材料中的评价量表十分出彩,对于小学生英语写作能力提升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耦合式”的用词十分严谨精妙,可以体现出本报告作者的写作水准。他建议:首先,在研究目标部分,将理论目标和实践目标融合在一起,整体地把握本课题的研究目标;其次,在文献综述部分需要更加简练。在众多研究成果中提炼出关键的,有代表性的论文进行举例,能够让读者更加清晰地把握研究动向,了解研究意义。
黄秀旺特级教师做最后的总结。首先,黄特充分肯定了谷里庆兴路小学英语组青年教师课题研究的热情,教研融合的意识强。本次研究课题与新课标相呼应,具有鲜明的学科特色和较高的教学价值。其次,黄特给出中肯意见:研究团队应厘清本课题重点研究在于提升思维品质还是写作能力,在这一方面需进一步的思考与讨论。同时指出报告文本的罗列点应更加简练,可用序号来进行标点,使层次更加清晰明了。
经过专家指点迷津,核心组全体成员明确了接下来课题研究的方向。教研课题,应围绕“教研”二字,关注“学生研究”、“学科研究”与“课堂研究”等中观、微观视角的教育现象。课题组成员将继续不断探索,持续突破,破解我校教科研发展瓶颈,坚持科研兴师,科研兴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