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文明实践|飘香端午 传承文化 ——庆兴路小学举行端午节主题系列活动
发布时间:2020/6/20 10:03:00 作者:姚雪 浏览量:704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又是一年粽香时,时间带着我们来到了有一个温情满满的传统节日,为了让孩子们感受传统节日的习俗,庆兴路小学举行了端午节主题系列活动。
6月19日下午,我校开展了端午节主题班队课,老师们做足了准备,借助生动形象的课件,和孩子们一起分享端午节的来历,知道了全国各地人们在端午节里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草等风俗习惯,也了解了屈原和粽子的情愫,使这个节日平添了一种民族精神,使其具有绵长悠远的生命力,更好的传承文化。中午,红领巾广播站开播了,向同学们科普了端午节的历史,播放了有关端午节的歌曲。22日上午,我校李老师以端午节为主题进行了国旗下讲话,激发学生通过传统节日爱国、爱家。校园的橱窗里也宣传着端午节主题,这个校园充满了节日的气氛。
各年级还根据自身情况分别开展了相关活动。一年级的同学们第一次在小学感受端午,新奇而又兴奋,纷纷通过绘制手抄报共庆节日。二年级的诗配画活动,考验的不单单是诗词量,更重要的是同学们能够根据词意绘画出诗意,诗画相结合,一个个倾情的描绘对端午诗词的认知,也启到了文化传承作用。三年级的同学们,动手能力超强,纷纷在家向家长学习如何包粽子,动手实践,每一个粽子都倾注了对节日的美好祝福,同时也增强了亲子关系,共同感受节日的气氛,最后他们还用美文表达了包粽子的过程,充满童趣。
本次端午节系列主题活动的开展,让同学们体验、探索、品味端午的同时,也进一步感受到了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培养了学生们热爱祖国的情感,体验了节日的氛围。
校宣传栏
国旗下讲话
红领巾广播站
主题班队课
一年级手抄报
二年级诗配画
三年级美文欣赏:
中华传统节日
——端午节
中国有很多传统节日,有农历正月十五的元宵节、有农历正月初一的春节,还有四月四号的清明节,而我最喜欢的是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 ,所以我决定在端午节包粽子。
首先,妈妈把洗好的粽叶、蜜枣、糯米端出来,然后,就开始包了,我先拿出两片大小差不多的粽叶,叠在一起,卷成一个漏斗的形状,注意下面不要有洞,不然米就漏出来了。然后,抓一把糯米放进去,摆进一颗甜甜的蜜枣,再把剩下来的空处填满就可以了,最后,把剩下的叶子盖上去包好,用绳子系起来,这样一个可爱的粽子就包好了。
下面就开始煮粽子了。妈妈把粽子一个一个地放进锅里,放多一点水把粽子盖住,再把锅盖盖上开火煮就可以了。我不时地打开锅盖看一看,一个小时过去了,粽子终于可以吃了。妈妈先用碗盛了一个,我还迫不及待地拿了一个,啊!真香!然后,用剪刀把绳子剪开剥开它绿色的外衣,里面露出了它的肚皮,我咬了一口,真是太好吃了,又甜又软的,我一口气吃了好几个呢!
我喜欢端午节,喜欢粽叶那浓浓的香味;喜欢粽子那可爱的样子;更喜欢它那香甜可口的味道。
三年级 刘果
中华传统节日
——端午节
中国有很多的传统节日:有热闹的元宵节,有悲伤的清明节,还有快乐的春节,而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端午节。
今天,我到肖昱呈家去包粽子。首先要准备好材料:几片粽叶、一盆泡好的糯米、一碗豆沙、一碗红枣、一捆绳子和三把勺子。我们先要拿出两片粽叶,卷成圆锥形,然后挖一勺糯米放进去,再把豆沙或红枣放进去,把粽叶裹紧,最后再用绳子系紧。一个粽子就成形了,在我把粽叶卷成圆锥形的时候,我的手指不小心被粽叶的边角划破了,大家包的时候要小心哦!接着就是煮粽子,先要开大火煮一小时,再变小火30分钟,一个个香喷喷的小粽子就出锅了,解开香粽叶,就能看见一个胖乎乎的小娃娃悠闲地躺在那里,咬一口,软软的特别糯香,好吃极了!
我喜欢端午节,但是我更喜欢吃粽子。
三年级 李奇轩
包粽子
今天,天刚亮,妈妈就大叫:“包粽子啦!”我一下子爬下了床,兴奋地跑到了厨房。
由于,我是第一次包粽子,就学着妈妈的样子。只见她拿了两片粽叶,灵巧地一卷,成了个窝形,挖了一勺雪白的糯米,再挑了一颗甜枣放在糯米上,然后把剩下的粽叶包在上面,最后剪了一段彩绳给粽子扎上了一个漂亮的蝴蝶结“腰带”。这样,一个完美的粽子就包好啦!
我也学着,包好了一个粽子。不过,很可惜,下面有一个小洞,糯米就像沙漏里的沙子一样,不到一分钟就漏光了。“哦,失败了!”我有些失望。“不怕失败,争取成功!”妈妈的话中对我有了很大的鼓励,我找回了自信。
于是,我和妈妈学,其实,很简单,我一会儿就学会了。
然后,我开始煮粽子。首先,我把锅里添了水,把要煮的粽子放进了锅里,开上大火。大约一小时后,又换上小火,煮半小时,就可以拿出来啦!
我迫不及待地包开粽皮,吃了一口。“哇!真好吃啊!”我高兴极了,一口气把一个粽子吃了个精光,可满意了呢!
这次包粽子使我终身难忘,它让我懂得了句名言:失败是成之母。
三年级 杨馨雨
包粽子
我国有许多传统节日,但我最喜欢端午节。这一天,人们会插艾叶、赛龙舟,还有包粽子。
我想学怎么包粽子,于是奶奶就开始教我。我看奶奶先把碧绿的芦叶折成三角形,再用勺子把糯米装进去,然后把蜜枣放进去,在左折几下又折几下,最后用绳子系住,一个漂亮的粽子就出现了。我按照奶奶教的方法,也开始包了。但手好像不听指挥一样,就是包不好。奶奶说:“不要着急,慢慢来。”在奶奶的指导下,我一个步骤也不马虎,不一会儿一个粽子就包好了,虽然样子有点古怪,但这可是我的第一个作品哦!慢慢的,粽子越包越多了,奶奶说:“够多啦,可以煮啦!”我可兴奋了,终于要吃到自己包的粽子了。
煮粽子是漫长的时间,爷爷在一旁给我讲端午节的由来。秦王要攻打楚国,屈原提出了抗秦的提议,遭到了贵族的反对,并劝楚王革去屈原的职位,楚王于是就将屈原流放了。屈原最后跳河而死。百姓们知道后向河里抛粽子,不让鱼儿吃屈原的身体。这就是端午节的由来。
今天我吃到了自己包的粽子,可真香啊!以后每年我都要包粽子。
三年级 陈枫玲
美味的端午节粽子
中国有许多传统节日,有吃汤圆的元宵节,有放鞭炮的春节,还有吃月饼的中秋节,但是我最喜欢的节日是吃粽子的端午节。今天我学会了包粽子。
先把泡好的糯米和粽叶准备好,再把需要的馅拿出来,有枣子馅和豆沙馅,最后准备开工了!我先把粽叶卷成一个冰激凌甜筒的形状,再放上一层糯米,中间放一颗枣或一些豆沙,然后再放上一层糯米,把粽叶盖上捆紧,一个四角长粽就包好了。
要下锅了,先放一些水,然后再把粽子放进锅里,煮上大约一个小时,就可以吃了!我激动地拨开了绿油油的粽叶,一阵香气扑面而来,馋得我口水直流,一口咬下去,哇,又香又甜,真好吃!可能是因为自己辛勤劳动的成果,我觉得这一次的粽子格外香甜,格外美味呢!
古人说“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们知道农民伯伯种植粮食很辛苦。现在我又懂得了将粮食做成美味,也要付出很多的劳动。
端午节的粽子这么好吃,谁能不喜欢呢?
三年级 肖昱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