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五年级数学备课组第一次活动
发布时间:2022/2/26 17:54:56 作者:贾俊 浏览量:965
谷里庆兴路小学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
四、五年级数学备课组第一次活动
一、活动主题:培养十进制数学思维的启发与思考
二、活动时间:2022年2月23日
三、活动地点:四(4)班和录播教室
四、活动安排表:
课题 | 主备人 | 参与人员 |
认识整万数 | 吴天生 | 吴天生、贾俊、金西子 |
五、研讨记录及各项材料
六、优秀教学设计片段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一)、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采用计数器)
1、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采用计数器)
(1)、在这之前我们认识了个、十、百、千、万这五个计算单位,(板书:个、十、百、千、万)知道十个一百是一千,十个一千是一万,如果我一万一万地往下数,那会是多少?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2)、认识十万
出示计算器:此时万位上有10颗珠子,表示10个一万,你认为10个一万是多少呢?(十万)
如果十万位上有两颗珠呢?
如果要表示六个十万,也就是六十万,该这样拨珠呢?指名学生在计数器上拨一拨。
(3) 、认识百万
现在老师在十万位上拨了10颗珠子,有( )个十万?10个十万是多少呢?怎样在计算器上拨出一百万?
在计数器上演示在“百万位上”拨1
要表示四百万呢?
(4)、认识千万
如果在百万位上拨了10颗珠子呢?10个一百万就是一千万。
2、总结:(指着板书)刚才数数时,我们又认识了那些计算单位?你能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说一说吗?相邻两个计算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课件出示: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100万,10个100万是1000万。
七、活动过程照片
七、教师听课反思、教后小结
《认识整万数》听课反思一
本周三吴天生老师执教了一节《认识整万数》,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万以内数的读写之后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了解这些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掌握亿以内数的数位顺序,会根据数位分级读写整万数。
吴老师在进行新知教学前,复习了之前的十进制为新知教学作为铺垫。吴老师充分利用计数器,充分感悟整万数的大小;基于原有数数的已有经验,借助数位顺序表拓展知识结构。吴老师指导学生收集各类数据,课堂生成性的内容很明确。在合理的教学活动安排之下,吴老师熟练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配合教师形象化的语言,营造了和谐热烈的课堂氛围。
《认识整万数》听课反思二
吴老师本节课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感知知识,对本节课认识比较透彻,让学生在拨计数器的过程中感知整万数的组成,在数位顺序表的教学中让学生观察发现,自主进行表格的梳理,充分让学生体验式学习,同时,吴老师很注重细节方面的教学,巧用虚线分级,教授学生学习技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素养。
《认识整万数》教后小结
这节课是大数的认识中第一节课,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在学习万以内数的基础上,继续认识三个新的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并结合新的计数单位认识三个数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我在介绍了我国的数位分级知识之后,结合整万数的意义和分级的知识教学整万数的读写方法,为以后学习其它亿以内数的读写方法打好了基础。
在写数中感受,在读数中应用。对学生而言,读数的难度要比写数要大,因为读数首先要会将整万数进行分级,而分级是建立在对万级数意义的理解基础之上的操作行为。所以学生写数时,在提问的过程中,不断地感受万级数的意义,这种感受是学生理解分级的基础。在了解分级知识之后,通过对整万数读法的学习,在读数的过程中不断地应用,进一步加深对万级数的理解。教学时,我力求为学生认知结构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根据学生现有的认知发展水平和知识间的逻辑关系,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以利于学生理解和学习,达到自觉迁移的目的。
上一篇:三年级数学备课组第二次活动
下一篇:一年级数学集体备课组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