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进入南京市江宁区谷里庆兴路小学!
当前位置:课程教学>> 列表
三年级数学备课组第一次活动

发布时间:2022/2/26 17:52:56 作者:贾俊 浏览量:858

谷里庆兴路小学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

三年级数学备课组第一次活动

一、活动主题:以笔算为主线,掌握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二、活动时间:2021223

三、活动地点录播教室

四、活动安排表

课题

主备人

参与人员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韩莎莎

韩莎莎、魏凯鑫、李亚鹏

四、研讨记录及各项材料

5c22ef8a3dc15bb3d9666a40403528be2f1da18f7a16f08ba9d939a0d9c17a

5ef1057a8edc330460cadda5d206119

六、优秀教学设计片段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精彩教学片段

一、谈话引入

1.口算。

6×30=    30×2=    60×5=

30×20=   10×30=   23×20=

口算后随机抽取几题,让学生说说是怎样进行口算的。

2.揭题: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二、交流共享

1.出示教材第9页例5主题图。

(1)提问:你从图中获得了哪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整理信息,提出问题:每个足球32元,买30个这样的足球要用多少元?

让学生列式再汇报,最后全班交流。

教师板书:32×30。

(2)探究算法。

提问:你能估一估吗?

(把32看成30,30×30=900,大约是900)

追问:你想用什么方法来算出32×30的积呢?(口算或笔算)

引导:下面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探究算法,算出结果后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教师巡视,发现学生使用的不同算法。

学生交流算法。

方法一:用口算。先算32乘3的积,再在得数后面添上一个0。

列式为:32×3=96    32×30=960

方法二:用竖式计算。仿照以前学过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算出结果。

2.优化算法。

(1)谈话:计算32×30时,同学们有的用口算,有的用我们学过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来计算,这样都可以,老师想介绍一种简单的列式计算方法给同学们。

教师边讲述边板书。

第一步:列竖式。因为0乘32还得0,所以这一步可以不写。这样就先算32×3,列竖式时可以让3与32中的2对齐,把30中的0写在后面。

                   3 2

                  × 3 0

www.xkb1.com              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                    9 6 0

第二步:计算。先算两位数乘一位数32×3得96,再在积的末尾加上0。注意乘数末尾有一个0,那么积的末尾也只能加上一个0。

第三步:检验。这样的计算方法对不对呢?我们不妨与前面计算的结果对照一下,得数相同吗?

(2)(教师指着两种不同的方法)提问:你们喜欢用哪种方法列式计算?为什么?

(3)小结:做计算不仅要仔细认真,而且要动脑筋选择简单便捷的方法,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教学试一试

出示算式:40×53=

让学生列竖式计算,汇报交流,并指名板演。

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两种计算方法:

      4 0                 5 3

 × 5 3                ×   4 0

www.xkb1.com              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www.xkb1.com              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     1 2                 2 1 2 0

  2 0

www.xkb1.com              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   2 1 2 0

   师:仔细观察,哪一种计算方法更加简便?

学生得出:第二种。

提问:计算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怎样算比较简便?

学生交流反馈,教师小结:列竖式计算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时,把两位数放在上面,整十数放在下面,可以把0前面的数相乘,0不参加运算,有几个0落下,就在积的末尾添几个0。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9页想想做做第1题。

让学生在教材上计算,指名板演,并让板演的学生说一说计算的过程。

提问:第2小题中乘数50末尾只有一个0,而积1800的末尾为什么有两个0?

让做错题的学生说说自己错在哪里,并要求及时订正。

2.完成教材第10页想想做做第3题。

用课件逐题出示竖式,先让学生观察,再判断,并说说对错。

3.完成教材第10页想想做做第5题。

提问:题目的要求是什么?你怎样比较第一组中的两道题?(第一个乘数相同)你能想到什么?

让学生在小组里说一说怎样比较第二组,第三组的两道题。

学生独立计算,再比较每组题的得数,看看与原先的想法是否一致。

4.完成教材第10页想想做做第6题。

让学生看图说说图意,再列式计算,并说说是怎样列式的。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七、活动过程照片

2d2606c944e28530d2af2c2ced348f30b5a6eec751fb3e79ea532f5d21e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