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乡村教育联盟走进泰州”主题教研活动
发布时间:2018/10/17 16:40:36 作者:李涵 浏览量:1995
为进一步为南京市乡村小学课堂教学改革联盟学校教师搭建更高更广的专业发展平台,让更多联盟学校的优秀教师展示自己的课堂教学风采。南京市乡村联盟与泰州市教师发展中心共同商定,于2018年10月11日在泰州市开展了以“倡导深度学习,促进深刻理解,提升儿童学习力”为主题的教研展示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分为语文、数学、英语和体育专场。庆兴路小学陈琴老师在泰州市凤凰小学展示了一节精彩的语文课。 陈琴老师教授的是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的课文——《风娃娃》,整堂课条理清晰,稳步推进。在教授过程中,她一直面带微笑,语气亲和,走下讲台,俯身与孩子进行交流与指导。在指导孩子书写时,她抓住了孩子的特点,通过奖励让孩子规范自己的写字姿势,养成一个良好的写字习惯。课后,杨德铸校长和焦卉老师对陈琴老师本节课进行点评和总结。
首先是杨校长讲话,他十分认可陈琴老师在教学中的迁移与运用,让学生很轻松的上了一堂别致的语文课。焦特则认为陈琴老师本节课紧扣教学目标,在教学知识的同时,关注到了学生的学,并且聚焦语文本质,是一节优秀的展示课。
陈琴老师一边听,一边做笔记,若有所思。最后在焦特的感谢之中结束本次南京市乡村小学课堂教学改革联盟——走进泰州之语文专场活动。“上课——评价——反思”,只有不断地磨课,才能展示出一堂精彩的教学课。
陈琴老师在学校的每一次试教,庆兴路小学全体语文教师都全程参与听课和研讨,真正做到了一位老师上课,一个团队做后盾,一个团队在相互学习交流,一个团队在共同进步!
就在10月8日,庆兴路小学还邀请了区教研室周爱华老师莅临我校指导语文教学工作,在区语文教研员周老师的指导下,庆兴路小学语文组收获满满。
附:
听课反思(语文)
李涵
通过这次南京市乡村小学课堂教学改革联盟——走进泰州语文教研展示活动,我受益匪浅。四位老师的精心展示,杨校和焦特老师的精彩点评对于正在语文教学路途上摸索前进的我来说,无疑是醍醐灌顶。
陈琴老师和王慧老师语言都很有亲和力,拉近了老师和学生的距离。她们对于低年级识字、写字的教学是非常值得我学习的,这两位老师在给学生板书生字、示范书写环节讲的非常细致,甚至还为汉字编写儿歌,方便学生记忆。这提醒我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书写规范,在教学生字的过程中应该给学生讲清楚字在田字格中的占位和笔顺。
这四位老师对课文分析都很透彻,陈琴老师在初读文章后就把内容概括为五件事,带着孩子分析第一件事后,就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让学生自己分析,在最后还进行了学习的迁移与运用。从中我知道了,在今后语文的教学中要把时间留给学生,老师只是起到引导作用,剩余的时间还是要让学生自己去学习,学会学习。骆老师、狄老师和王老师他们带着学生去分析课文,抛出问题让孩子回答,但是在最后都没有对孩子的回答进行归纳与概括,这就使得课堂有点零碎化,杨校对此就提出,不要为了问而问,为了讲而讲,课堂要有整体感。杨校的话,让我知道语文课堂要教会学生思维意识,归纳概括能力,而不是一直问,一直答,逐字逐句分析。
总之, 通过这次学习让我知道老师上课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到学生的点点滴滴。课前准备要充分、教学设计要精致,老师上课的语言要准确,在课堂上学会与学生对话,课堂要有生成。
听课反思(数学)
金西子
非常荣幸能走进美丽的泰州参加本次乡村联盟活动。听了这四堂数学课,让我感受颇深,这些老师都课堂各具特色,他们的课有太多值得我学习和思考的地方,下面我就谈一下听了这几课以后给我的启发
一、 一名优秀的教师要具有语言魅力,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语言要做到严谨简练,并且要具有亲和力,对孩子要多表扬,多鼓励。黄老师作为是一名男教师,语言幽默,很具有亲和力,他儿童化的语言一直吸引着孩子的注意力,并且能够及时的表扬孩子,这是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张老师作为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她的确定位置做到了严谨简练。这是我以后的教学中应时刻注意的一点。
二、数学源于生活,最后必须要回到生活当中。学习知识是为了运用,如果脱离实际来学知识的话,其学习的意义不大。所以在数学课上,必须让学生知道在现实中的应用。这几位老师在讲课的最后,都会把今天学习的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这也是我以后课堂上应该做的。
三、教师灵活的教育机智,在巩固练习环节,张春梅老师反馈纠正及时,分解了题的难度。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合作探究,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功能。
综上所述,这几位老师的课基本功过硬,充分展示了教师的综合魅力,很值得我学习。今后一定多向其他教师学习,总结自己的经验教训,在教学上取得更好的成绩。
听课随记—《弯道跑》
汤文强
首先,感谢栖霞区应昊天老师江苏省乡村联盟平台给我们带来了这堂较为生动有趣的优秀体育展示课。本课是在“南京市乡村联盟—走进泰州”的活动主题下进行的,目的为了乡村联盟学校相互学习;一学生发展为本,以研促教,以该保建,提升学校体育学科育人的品质。
在泰州市凤凰小学操场,一节精彩的课闪亮登场。
看到那么多经过精心在地上画的圆圈,现场的听课教师都感觉到好奇,可能每个人都和我一样想:这节课怎么去上。从内心来讲,我知道借班教学对于课堂把控的重要性,再说这是借班教学,对于这我这个刚刚工作不到一年的新教师,真的想一睹教学能手的风采。而整节课并没有让人失望,应老师用男教师的规范优美动作,用灵活生动的组织教学等等博得了现场的阵阵喝彩。
本节课的亮点在于应老师扎实的基本功:利用场地,保证了学生的安全,消除学生恐惧、畏杆的心理,自制的器材色彩绚丽,引人注目,从准备活动到主教材,直到最后的游戏和放松,一材多用,一用到底。
应老师自制的场地针对了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教师充分利用自制器材的有效价值,从慢跑、变速跑、自编操、专门性练习;两人组合跑,四人一起跑,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增加练习密度,又在一定的程度上克服了学生人数多,练习次数少、运动密度小的弊端,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这节课发表一下个人的观点:个人感觉,不足之处在于1、课前准备不充分,对学情分析不够准确,没能很好的了解学生选项教学以及水平的现状。2、对课的内容熟悉度不够造成部分教学环节不够清晰,讲解语言不够准确。3、场地布置还可以优化。4、游戏环节过于草率。我认为,应老师可以提高或者改变的本课的教学重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就可以放在“向内倾斜”四字上。比如,教师已发现学生基本掌握这一个动作,可以提示学生在稳中求精,不断强调技术动作,还可以分小组合作学习,相互对比指正。
这个一节课给我带来的问题就是:在教学比赛或者展示课中,由于赛课展示的教学主题是事先确定的,而上课班级是承办学校事后确定的,因此,一方面承办学校要针对教学主题给上课老师创建一个常态的、真实的教学现场,另一方面上课教师要在短时间内了解学情,对教学设计做出微调。那么,如果在课堂教学中发现学生已经学过的内容是,按照课前教学设计“遵照执行”。,还是“另辟蹊径”现场临时转变教学内容以及方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