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组第五次集体备课
发布时间:2021/4/24 14:44:06 作者:贾俊 浏览量:827
三年级数学组第五次集体备课
一、活动时间:2021年4月21日
二、活动主题:《数形结合的实际应用》
三、活动地点:一楼录播教室;
四、活动安排表:
活动主题: | 主备人: | 参与人员: |
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 吴天生 | 吴天生、金西子 |
五、研讨记录及各项材料:
六、优秀教学设计片段:
二、交流共享
1.探究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谈话:拿出老师发给你们的正方形纸片(边长为分米的正方形),先量一量它的边长,再算出它的面积。
学生独立完成。
(2)问:你算出的面积是多少?(学生的答案: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怎样会有两种答案的呢?组织让答案不同的两名学生上讲台比一比他们手中的纸片的大小。小组里同学也互相比比手中的纸片的大小。
让答案不同的两名学生说出自己的算法:一种量的边长是1分米,面积是1平方分米。另一种量的边长是10厘米,面积是100平方厘米。
(3)谈话:从这个正方形的面积计算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2.探究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谈话:你能猜一猜1平方米等于多少平方分米吗?
(1)在小组内说一说这样猜的理由。
(2)指名在全班说一说,根据学生发言板书: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3.试一试。
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在小组里说说自己的想法。
交流汇报时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表达,如:因为100平方分米=1平方米,5平方米里面有5个1平方米,所以5平方米=500平方分米。
归纳总结:将高级单位换算成低级单位,用乘上进率的方法;将低级单位换算成高级单位,用除以进率的方法。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71页“想想做做”第1、2题。
学生先独立填写,再汇报交流。
讨论:这两道题在思考方法上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引导学生明确:第1题由高级单位转化成低级单位,要乘上进率;第2题由低级单位转化成高级单位,要除以进率。
2.完成教材第71页“想想做做”第4题。
(1)指名学生读题,然后提问: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
追问:知道了交通标志牌的长和宽,怎样求出它的面积?
(2)让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并指名说出计算结果和单位名称。
(3)引导思考:我们算出标志牌的面积是4500平方厘米,把它折合成平方分米,应该怎样算?
3.完成教材第71页“想想做做”第5题。
问题一:先让学生独立解答,然后指名板演,全班交流。
问题二:引导学生明确:可以先求一块地砖的面积,再求90块地砖的总面积,最后将总面积和卫生室地面面积进行对比。
上一篇:二年级数学组第五次集体备课
下一篇:综合学科教研组第二次活动预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