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进入南京市江宁区谷里庆兴路小学!
当前位置:课程教学>> 列表
二年级数学组第一次备课

发布时间:2020/9/1 20:19:24 作者:李涵 浏览量:689

年级数学组第次备课

一、活动时间2020年831

二、活动地点:二(4)班

三、活动安排表

活动主题

主备人

参与人员

连加、连减

韩莎莎

韩莎莎、魏凯鑫、李亚鹏

四、研讨记录及各项材料

$`]R(9X[2CL(~T}%BY6}A7I

五、优秀教学设计片段

一、问题情境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折纸船吗?老师告诉你们这有三个好朋友在折纸船呢!

课件出示:教材第1页例1情景图。

师:你从图中知道了什么?

生:他们三个人折的数目不一样多,最左边的小朋友折了19只,中间的小朋友折了27只,最右边的小朋友折了26只。

师:同学们发现的信息真不少。

【设计意图:由学生比较熟悉和感兴趣的活动(折纸船)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自主探究

1. 教学例1。

师:你想到了什么问题呢?对于学生提出的比较简单的问题就当场解决,如果学生能提出三人一共折了多少只?的问题就进入下一环节的探究;如果学生没有提出这个问题教师就作为参与者,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

师:求三人一共折了多少只?该用什么方法计算呢,谁能列出算式?

生:19+27+26

师:想一想,先算什么,再接着算什么?自己试一试怎样列竖式计算。学生尝试自己列竖式计算,教师巡视,了解情况。组织学生交流,可能出现的算法有:

(1)www.xkb1.com              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 (2)www.xkb1.com              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 (3)www.xkb1.com              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

这几种方法都是计算连加的基本方法,教师应给予肯定。三个数连加的竖式,学生以前没有用过,如果交流不出来,教师可作为参与者交流。

【设计意图:个性化算法的交流是学生体验成功的平台,同时,也是互相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学习新知识,培养学生优化自己算法的意识和能力,体验算法多样化】

2. 教学试一试。w

师:同学们,学习了连加竖式的计算,你能试试用竖式计算90-25-28吗?

学生尝试自己独立计算,教师巡视,指导个别有困难的学生,并了解情况。

组织交流,展示学生的方法:

(1)www.xkb1.com              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 (2)www.xkb1.com              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 (3)www.xkb1.com              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

重点让学生说说第(1)种和第(2)种算法,是怎样想的。如果学生交流时,没有出现第(3)种方法,教师就作为参与者,引导学生思考:可以先算出两个减数的和,再从被减数中减去这两个减数的和,这是为什么呢?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愿望和兴趣应贯穿在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中。连减教学中,给学生提供自主尝试的机会,引导学生思考先算出两个减数的和,再减去这两个减数的和,既是让学生体会解题策略的多样化,又为下一节课加减混合的教学做准备,一举两得】

三、总结提升

师:这节课一开始我们用自己的方法解决了连加、连减的竖式计算

问题。你有什么收获呢?

{~Z4$06OX1BNM5UO6}OLRFHhtt p:/

6V`]K82TM}`{UBP@(ZA7TWF

L(@W{@[_31YDB9L9)MLFBNP